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改进学生学习成效.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进学生学习成效

教師面臨不能「失手」的教學壓力 教學調查結果一定會以分布型態呈現(就如一個平均打擊率高達3.5的棒球員,在30場比賽中,還是很可能有一兩場是完全沒有安打的) 。 教的不錯(3.5分或4分)的老師,在30個門課中還是很可能會有「失手」的時候。 不過。 「須覆評條款」的內在義涵是:縱使一個教師其他門課都教的很好,也彌補不了一兩次的「失手」。 而且「失手」的機率還真的不小) 。 1. 學生沒有能力客觀評鑑老師教學。 2. 教師也不相信學生評鑑老師教學的結果是正確與公正的。 3. 三年內這30門課的「學生評鑑老師教學的調查結果」一定會以分布型態呈現。 4. 以分布型態呈現的部份原因是第二類因素的存在(不是教師可以掌控的) 。 整理此校「須覆評整理此校「須覆評條款」下的情況-1 5.「須覆評條款」是:縱使其他門課都教 的很好,也彌補不了一兩次的「失手」。 6. 教學評鑑成績與放寬教學(調高給分、少當學生與減少作業)之間存有正相關。 7. 縱使我不放寬教學以增加評鑑成績,我相信其他老師會如此做。 整理此校「須覆評整理此校「須覆評條款」下的情況-2 成績上升的表象與真象 此校施行「須覆評條款」後,學生的成績可能會突飛猛進(不及格率則下降)。 但是,教學標準「競貶」的結果,學生真正的程度可能是大幅下降的。 不過這個學生程度大幅下降的真象要在好幾年後,學生畢業後與其他學校的學生競爭時,才會顯現出來。(現在誰理它!) 別太擔心 還好的是,別的學校也跟進施行「須覆評條款」了! 報告完畢 謝謝各位 請多指教 選課與學生評鑑老師 對老師教學的影響 國北教大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張榮富 「教學不順」與放寬教學標準 教師在面臨評鑑分數低落或倒課風險升高的「教學不順」困境時,是否會以放寬教學標準的方式來舒解其教學生涯中的壓力? 主要先由-我的一篇論文談起。 張榮富(2010.12) 通識課程是營養學分嗎?以教學與選課決策模型分析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33(4),81-107。 選課過程宛如櫥窗購物,教師為課程的販售者而學生則是消費者。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選課可以看成一個有不同課程品質的市場,必須有買者願意買營養學分、賣者願意賣營養學分(降低教學標準),也因此,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配合。 以往多只從學生(消費者)的觀點來探討通識教育是否為營養學分,卻甚少考慮教師(生產者)的觀點。 文獻討論1 學生選課的決策行為 蒐集產品的資訊:公開的(課程大綱) ,不公開的(教學評鑑) ,學生對教師及課程的非正式評價(教學口碑) 。 資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選課必然存在著風險(risk) 。 選課風險=預期的成本效益與實際的成本效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落差。 學生所想打探的資訊是什麼呢? 學習價值、教師風格與課程難易 。 研究顯示,學生們選擇廻避艱難的而偏好簡單或中等難度的課程,有明顯的「趨易避難」的傾向。 Babad (2001) 的研究顯示,同一個學生選第一門課時較注重的是知識性、教學品質及對未來職業的潛在價值,但是選至最後一門課時,卻是轉而注重此門課是否輕鬆容易。「組合式的選課方式」可能是多數學生另一種避風險的選課策略。 我的研究--學生選課時打探的「風險」訊息 大學生選課的消費組合策略:要烤乳豬也要叉燒包? 張榮富(2011) 問卷結果發現: 大學生在選擇第一門選修課時最重要的因素是「與趣」(此門課的內容說明令我很感興趣) 與「知識上的收獲預期」(上過此門課老師的其他課並曾令我受益良多) 。 然而,同一批受訪學生卻也回答,他們在選擇最後一門課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填補學分」(這學期總學分數不夠) 與「填補時間空檔」(剛好那個時段有空檔)。 文獻討論2 教師教學的決策行為 「教學不順」:「倒課風險」與「學生對老師教學評鑑的分數低落」。 教師們會不會在面臨「教學不順」的情况下提高學生的成績或降低教學的難度呢? 「倒課風險」文獻回顧 倒課風險的升高是否會導致教師放寬給分與降低難度?本文一直找不到直接的實證研究。 而葉紹國、溫博仕2001年的研究顯示,冷門課與熱門核心課程(類似通識課程)的學期分數並無差異,但該文也推測,學生重視的可能是不及格率,因為如果是全班都給及格的話,學生們可能較有安全感。此觀點也與前述Zocco (2009)選課風險的研究相呼應。 「學生對老師教學評鑑的分數低落」 大部份國內外研究顯示「學生對老師之教學評鑑成績」與「教師給分的寬鬆」 (或學生的成績期待)之間存有正相關。 教學評鑑成績與科目難度之間則有兩派研究結果。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老師是否相信寬鬆給分或降低難度可以得到較高的評鑑分數?」而非「教學評鑑與學生成績或科目難度之間是否真的存在相關及其真正的解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