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避险常识.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雷避险常识.doc

防雷避险常识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是什么 雷电(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等特征,通常在雷雨云(积雨云)情况下出现,闪电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又称为地闪,对人类活动和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急剧膨胀,造成隆隆雷声。 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巨大,再加上强烈的冲击波、剧变的静电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常常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损毁、引发火灾以及造成电力、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事故,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雷电灾害被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的主要特点 (1)放电时间短,一般约50-100微秒(1微秒=0.000001秒)。(2)冲击电流大,其电流可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培。(3)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万伏。(4)释放热能大,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度以上。(5)产生冲击压力大,空气的压强可高达几十个大气压。因此,雷电极具破坏力。 3、雷击的形式 直击雷一般有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种形式。 (1)直接雷击(包括雷电直击、雷电侧击):在雷电活动区内,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等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 (2)间接雷击:所谓间接雷击主要是直击雷辐射脉冲的电磁场效应 和通过导体传导的雷电流,如以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 内,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雷电波入侵是指雷击发生时,雷电直接击中架空或埋地较浅的金属管道、线缆,强大的雷电流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 雷电反击是指直击雷防护装置(如避雷针)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周围与它们邻近却又没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会引起闪络。 4、易被雷击的对象 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所以在雷电交加时,人在旷野上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人或物体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招来雷击。建筑物的顶端或棱角处,也很容易遭受雷击;此外,金属物体和管线都可能成为雷电的最好通路。因此,了解这些规律对预防雷击有很重要的意义。 (1)易遭受雷击的地点 ◆ 水面和水陆交界地区以及特别潮湿的地带,如河床、盐场、苇塘、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 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和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路的拐角处; ◆ 土壤中电阻率不连续的地点,比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处、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露出地面的岩层、河沿,以及埋藏的管道的地面出口处等等; ◆ 地势较高和旷野地区。 (2)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 ◆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 ◆ 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 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 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 ◆ 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 ◆ 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二、与雷电有关的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3)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