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城南药香最沉的几大老铺
北京城南药香最沉的几大老铺
www.XINHUANET.com 2005-12-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现当下的平民百姓要买药,都奔金象大药房———平价呀!
历史背景
清兵入关进北京后,多尔衮下令在内城的汉人一律迁到正阳门之外的外城,内城不准设会馆、戏楼、妓院,许多店铺被强迫着迁到南城。这样,店铺、酒楼、茶肆、摊贩小商,就在正阳门外蜂攒蚊聚,把那里闹成了那时的京城平民的商业文化娱乐区。有别于前门内皇城里的达官贵人的生活居住区,当时多是居住着京城的平民和全国各地来京城的人,所以南城的老药铺多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悠客感言
又当冬令进补时节,寒风起处想起能“滋阴补肾”的老药铺,回眸望去,城南已是药香满街几百年了。《大宅门》《大长今》,带火了荧屏收视,带红了老药回现实。百草之乡,药汤伴浓美味入饭食。
清末主宰北京城药业的几大老药铺说法不一,但全在城南
同仁堂:“都门药铺属同仁”响当当的御用药铺
万全堂:最讲究“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鹤年堂:取淮南子中“鹤寿千年,以极其游”之意
千芝堂:传说藏有千万灵芝
庆仁堂:清末举人写的匾额
德寿堂:最会做广告,钟楼上有列小火车,每隔一小时会跑出来,目前北京市唯一完整保留店堂原貌的老字号药店
北京城最大的药王庙在天坛附近的东晓市,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似乎有药王爷神明的启示和保佑似的,在老北京城,药业发达。而且名号最响的几乎都在城南。
过去卖药的药铺,最早分生熟两铺,生铺是采购来大批药材后用古法炮制之后批发,熟铺是再精加工后卖成药。旧北京像讲究有四大花旦一样,生铺有四大药行之称,均在城南:花市上头条的“隆盛”和“天成”、花市上二条的“惠风”、打磨厂的“天汇”。它们有北方帮、南方帮之分,“隆盛”和“天成”是北方帮,药材多来自中药材古地河北安国;“惠风”和“天汇”是南方帮,一经营白术、元参等,一专从川广进黄连、厚朴、杜仲、藏红花、羚羊,都是贵重药材。
最早生熟两铺,是相互并存发展,熟铺渐渐做大,将采购炮制与精细加工研制于一体,取代生铺,成为气候,是清末民初的事。北京城后来称之为的四大药铺: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万全堂,便是这时候造就的名声。主宰着北京城药业的这四大老药铺,恰恰也都在城南。
同仁堂:从手摇串铃的游医,到制御药的官药房
同仁堂是龙头老大,同仁之名取自易经,意为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讲究一个医德。清末竹枝词中,有“都门药铺属同仁”和“买药逢人问乐家”之句流行。
同仁堂开业于康熙八年(1669),门脸在大栅栏,制药厂在西打磨厂,祖上是从浙江来京的手摇串铃的游医,又称铃医。到了乐显扬这一辈,成为了清太医,时转运来,他将祖上的秘方和宫廷的秘方结合一起,创办了同仁堂。自雍正初年(1723)起,就特制宫中御药,据说现在故宫里还有老佛爷吃剩下的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因是制御药而获有特权,可以预支官银,调高药价,同仁堂的地位不可一世。1900年庚子大栅栏一场大火,烧了同仁堂,药铺里又住进八国联军。称雄200年的同仁堂,结束一蹶不振的状况,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了,风光一时的乐松生,是乐家第十三代传人。
万全堂:比同仁堂还老,传说是乐家当女儿的陪嫁赠予他人
万全堂,据说开在明永乐年间,比同仁堂的年头还老,传说也是乐家祖上的买卖,是后来乐家把它当成女儿的陪嫁赠予他人,才改换门庭。民国期间,万全堂有京城名医杨绳武题写的对联: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全球景仰名垂五百年。足见其五百年悠久的历史,所以有人说,是先有万全堂,后有同仁堂。
万全堂门脸,开在崇文门外路西巾帽胡同南,高台阶下就是原来的八路公共汽车站,那时候上中学,我常常要走到这里坐车,天天和它打照面。据说堂中有一副有名的抱柱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讲的也是医德。我没有看见过,但门外正中间的万全堂的匾额,左右两侧有书写着“万全堂乐家老铺精制饮片丸散膏丹仙胶露酒”的金字通天大匾,每天都晃着我的眼睛。
我印象最深的,是1959年,在崇文门外拍电影《青春之歌》,看热闹的人特别多,因为万全堂的高台阶上面看得清楚,我和好多人挤到上面。那大概是万全堂从来没有过的壮观了,因为后来没几年,“文革”一来,它的那两块通天匾,被锯成一截一截的;1992年建新世界商厦,占了它的位置,彻底见不到它的影子。
鹤年堂:曾是严嵩别墅花园里厅的名号
鹤年堂的名字很雅,取淮南子中“鹤寿千年,以极其游”之意,和药铺没有什么关系。相传是严嵩别墅花园里一个厅的名号,“鹤年堂”三个字是严嵩的手书,严嵩败落之后流落在外,被药铺的老板得到,觉得这字苍劲有味,就当成了自己药铺的名字。
鹤年堂是明嘉靖年间(1526)创办的老字号,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