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愿当绿叶衬花红林璟如的剧场服装设计
願當綠葉襯花紅 ──林璟如的劇場服裝設計
深感紮實的基本功對專業劇場服裝設計者的重要,林璟如多年來帶著學生,以傳統「師徒相授」的方式,為台灣劇場訓練實做人才。 (薛繼光)2007年3月第104頁
文郭麗娟 圖薛繼光
兩年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重新詮釋俄國「舞神」尼金斯基的名作《牧神的午後》,尼金斯基年逾八旬的女兒Tamara專程自美來台觀賞。表演結束後,滿場觀眾為編舞家、導演、指揮和表演者報以如雷掌聲,然而Tamara卻激動地緊握劇場服裝設計師林璟如的手,表達感激之意。2006年獲頒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10屆「國家舞蹈獎」的劇場服裝設計工作者林璟如,二十幾年來始終扮演安靜、低調的幕後推手,參與製作的表演超過百餘齣,涵蓋舞蹈、戲劇、音樂、傳統戲曲、兒童劇等,創作劇種極廣,而且用心極深。「每齣舞台演出都是整體成果的展現,服裝應為表演加分,而不是要搶鋒頭,」看著滿室的設計草圖,林璟如語氣平淡。然而眼前這位瘦弱女子,早在台灣劇場文化一片荒漠、還沒有「劇場服裝設計」概念的時候,就秉持專業技能,一針一繡,巧思巧手兼具,硬是將台灣劇場服裝拉抬至國際水準;而她埋首布堆的畫面,也成了台灣劇場界最動人的一景。林璟如,1952年生於台北,父親是台灣早年最重要媒體「公論報」的記者,儘管工作固定,卻因報社財務困窘,經常領不到薪水,一家6口的生活重擔全落在母親肩上。從小美術成績優異的林璟如,常帶領童伴一起畫「紙娃娃」,還模仿黃梅戲《梁祝》,自己編排劇情,指導童伴演出。初中時,愛美的她還曾省下午餐費,就為了親自選購布料、請裁縫師依自己畫的服裝樣圖裁製新衣。對於女兒的「標新立異」,母親秉持包容態度,在那個服裝跟別人稍有不同就被認為是「太妹」的年代,骨子裡充斥叛逆因子的林璟如,根本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樂得穿上自己設計的衣服上街招搖。
彩帶遮醜的處女秀就讀永和智光商職商科時,她幫就讀於光仁高中音樂班的好友吳涵(鋼琴家)設計一套音樂會演奏服,儘管是玩票性質,但是設計的基因一旦被啟動,便再也回不了頭。1978年,林璟如正式踏入「劇場服裝設計」專業領域。那一年,甫自奧地利返國的舞蹈家黃麗薰籌辦《嫦娥與后羿》現代芭蕾舞展,或許是被服裝設計的熱情沖昏了頭,沒學過一天裁縫、沒上過一堂設計課的她,居然接下整場演出的所有服裝設計和製作。一開始,在繪圖設計階段,她快意揮灑、盡情展現創意,然而要進入實際製版裁製階段時,她卻一籌莫展了,只好硬著頭皮,找上以前為她做衣服的裁縫師連夜趕工;由於完全沒有舞台經驗,第一次帶著戲服到排練場,燈光一打,「怎麼質感和顏色都跟自己想像的不同?」急得她趕緊回去重做。但更驚險的震撼教育卻發生在正式彩排時,強烈的舞台燈光照射下,嫦娥的粉紅衣裙變成慘白,后羿的藍色戲服感覺上灰髒不堪,但演出在即,只能勉強裝飾些彩帶遮掩過去。然而這次經驗不僅沒讓她膽怯,還在隔年和裁縫師合夥,成立國內第一家專業劇場服裝設計公司「綺亦麗」。當上老闆後,林璟如才正式拜師投入,每天站在裁縫師身旁,從畫原型圖製版開始學起,然後是剪裁、車縫循序漸進。自嘲跟數字絕緣,連按計算機都會按錯的她,製版時尺寸經常算錯。辛苦地和數字纏鬥10年後,她竟無師自通地研發出以人體工學為出發點的「原型版」製版法,做起貼身戲服來,尺寸分毫不差。經典12金釵1980年「雲門舞集」首次歐洲巡演,舞者陳偉誠把她介紹給林懷民,「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認識林懷民,他帶我進入藝術世界,也激勵我養成認真求好的工作態度。」在林懷民高品質要求下,為了雲門1982年的舞作《涅槃》,她七、八天不吃不睡,站在220度高溫的鍋爐邊盯著染鍋,就為了染出獨特的「藍色金蔥」。「當時不知道染料已經受潮變質,一心一意想染出自己要的色彩;其間一再調色、試染,還不斷加入冰醋酸定色。」大功告成時,她疲憊不堪倒頭昏睡,員工察覺異狀喚醒她時,發現她因吸入過量染劑中含強酸成分的定色劑毒素,食道已被腐蝕,趕緊將她送醫急救。可以堅持一星期不睡覺日夜趕工、也絕不允許耽擱演出的她,當時躺在救護車裡,還懸念著:「糟糕,戲服來不及完成了!」有時念頭一轉,又細細思索:「染色過程中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讓一向支持她的母親既心疼又不解。雲門1983年的重要舞作《紅樓夢》,為大觀園裡的12金釵設計華美的織錦大披風,又是一大挑戰。凝視24年前為《紅樓夢》一劇所繪的樣稿,林璟如彷彿掉入大觀園一隅,默默看著12金釵穿著她設計的織錦大披風,一一粉墨登場。該劇以「花」來描寫女子,用顏色來象徵性格與命運;如暗喻林黛玉的白色芙蓉、象徵薛寶釵的紅色牡丹等等。為了染出適合舞台演出的色彩,她試染了近300個布樣,從中挑選出12種顏色。披風上的花卉圖案,由她和畫家蔣安(蔣勳的姊姊)分別繪製。攤開當年俯跪在地板上,將只有A4尺寸的畫稿,格放為長8尺、寬16尺的描圖樣稿,林璟如驚嘆表示:「奇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