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板桥高中10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期中考国文科试题.doc

国立板桥高中10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期中考国文科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板桥高中10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期中考国文科试题.doc

國立板橋高中101學年第二學期高一第二次期中考國文科試題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題,%,路相逢 (C)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D)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6.對於下列詩文的評析,正確的選項是: (A)桃花源記一文:梁啟超以為桃花源世界類似儒家之「小國寡民」,道家之「大同世界」, 與西洋的「烏托邦」 (B)文學作品往往呈現作者的思想傾向,「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言不盡意,得意忘 言;「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無心忘世;「忽逢桃花林」的偶然驚見;「憶我少壯時, 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少年情,可見陶淵明道家式的語言觀與 思想 (C)「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作者以自嘲的筆法,自比為坎井之蛙,認為人將 嗤我淺陋,也慨歎沒有知音之人 (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孟子認為人與生俱來有趨吉避凶,生死自決的本能,以完成價值的 創造,而選擇犧牲生命,人才能適得其所,才是人生的最高價值 7—9為題組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生年不滿百) 7.這首古詩的主旨為:(A)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B)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C) 生 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D)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8.對於生年不滿百這首詩的敘述,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作者勉人抱著「先苦後甘」的想法,才能在有限的現實 人生中,創造幸福享樂的生活 (B)本詩全用上下兩句,兩兩對比的方式,以凸顯問題,又就不同的人生態度作了比較與 省思,提供我們對生活態度的另類思考 (C)作者認為「愛惜費」和「秉燭遊」,是構成「千歲憂」的原因 (D)本詩前段四句押一韻,採隔句押韻形式,所押的字為「憂、遊」;後段六句押一韻, 也採隔句押韻形式,所押的字為「茲、嗤、期」 9.下列現代詩與〈生年不滿百〉這首古詩的核心思想相近者為: (A)活著 所謂現在活著 /那就是口渴/是枝丫間射下來耀眼的陽光/是忽然想起的一支旋 律/是打噴嚏/是與你手牽手 活著 所謂現在活著/是敢哭/是敢笑/是敢怒/是自由 活著 所謂現在活著/是鳥兒展翅/是海濤洶涌/是蝸牛爬行/是人在相愛/是你的手溫 /是生命 (活著) (B)當我驚醒/當年輕的夢被午夜驚醒/被及胸的風/與花與雪與月/驚醒 白髮,我聽 到你一根/又一根裂膚而出的聲音 (給時間 ) (C)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腳上啞啞的啼。/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 喃喃討人家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也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黃米 (老鴉) (D)整個夏天/你的鼓譟/很像我家悍婦/那種重複調子/令人思慮的/不知道誰抄襲誰的 語言高枝而棲/飲露餐風/你的自鳴清高/噤住了自己的一雙嘴/說你是懦夫也可以/ 說你是哲者也可以不過/最難熬的冬來霜雪/等你脫殼之後/頂多是個空洞的標本 (蟬) 10.八○年代以後原住民作家介入漢語文學的書寫,二、三十餘年來呈現不同的內容、主題 與訴求,就夏曼 藍波安飛魚季的課文來看,此文在書寫內容與主題的呈現主要在: (A)控訴與抗議:表達出原住民在這塊土地上所遭遇的各種不平等待遇,尤其是殖民的慘痛 經驗成為他重要的書寫焦點所在 (B)認同的焦慮:部落文化面臨沒落的處境,崩解的危機,因而極力找回失落的尊嚴與價值, 以建立有別於主流社會的部落新文化、新生活 (C)對原住民文化的重新審視:強勢的主流文化帶來部落文化的消失及忽略,原住民作家處 於這兩個文化之下,開始重新去面對及體驗原住民文化背後所帶來的意義 (D)批判外來文化與自省:傳統文化面對新文化的掙扎,表現質疑與接受的過程 11. 試依韻文常識,判斷下列為古體詩的選項是: (A)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 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B)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願爲雙黄鵠,高飛還故鄉《》. 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 刺人而殺之,曰:『非我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