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芜湖县花桥学校 朱清庭 2014年4月15日 “法律知识”在课标及《考纲》中的分布: 一、“成长中的我”: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 社会的关系”: 法律和社会秩序 近三年安徽省中考涉及相关知识点 命题角度 年份、题号 分值 考查知识点 学法用法 2011年6 2012年13 2013年8 2分 8分 2分 学校保护 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 社会保护 权利与 义务 2011年10 2011年15(2) 2011年15(3) 2012年15(2) 2013年15(3) 2 分 4分 4分 4分 4分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财产所有权 受教育权 隐私权 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 法律与社会秩序 2011年11 2012年15(3) 2013年13 2013年14(2) 2分 4分 8分 4分 有法可依 宪法是国家根本 大法 自觉守法、维护秩序 监督权、建议权 8.某市公安、工商、教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经常联合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 ? B.学校保护??? ?????? C.社会保护?? ?????????? ?D.司法保护 2013年安徽省中考题 依据考纲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A) 2013年安徽省中考题: 答案:(1)智力成果权(著作权)。(2分) (2)依法维权;等。(2分) 15.情景三: 小亮在书店选购学习资料时,意外地发现某出版社发行的作文选中竟然收录了自己的一篇获奖作文。 (1)该出版社侵犯了小亮的?????????????????????????。(2分) (2)小亮的正确做法是 。(2分) 依据考纲47: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A)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法律和社会秩序 2013年安徽省中考题 13.(8分)观察右侧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跨栏”者的行为有何危害?(2分) (2)请结合此类现象,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个好公民。 (6分) 参考答案: (1)引发交通事故;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损害自身和社会的形象;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2)珍爱生命;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提高自身素质;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共设施;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依据考纲67: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B) 法律部分教材变动情况(一) 1、七上第9课第一框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改为《遭遇险情有对策》。 第一目“种种侵害”改为“身边的险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第二目“身边的保护”改为“冷静应对”(对险情保持高度警惕,要有紧急避险意识;冷静判断、镇静应对是我们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科学避险的关键。)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法律部分教材变动情况(二) 2、九年级教材: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此内容已删除) 替换为: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降低难度) 法律部分教材变动情况(三) 3、九年级教材P78:“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改为“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法律部分教材变动情况(四) 4、九年级教材P79:“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改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3月8日,所有媒体都在一刻不停地关注着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信息更新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密集,让人陷入无所适从的焦虑。媒体单纯追求速度,不核实信源的做法,导致公众对媒体的集体不信任,是对媒体职业操守的检验。在经历了动辄“随手转发求证”的初期阶段后,受众显然意识到了信息的前后矛盾,并开始主动质疑信息源、主动直接到相关网站寻找证据。得益于互联网的双向互动功能,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也明显更加谨慎。 (1)媒体单纯追求速度,不核实信源的做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