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doc
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摘要 蛹虫草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为珍贵而稀有的生物药材。介绍了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包括菌种制备、培养基原料配制、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等内容,旨在为蛹虫草菌种制备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35.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14-02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黄金草),作为一种药用真菌,其药效成分和营养成分与冬虫夏草完全相同,属于世间珍贵而稀有的生物药材[1-2]。蛹虫草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量元素硒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3-4]。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目前已广泛用于制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人工代料培育蛹虫草不仅占地少,栽培周期短,而且经济效益好,是农村农民、下岗和退休职工兴业致富的好项目,也为我国名贵药材产业化生产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1 菌种制备
优质菌种是种植成功和高效的关键,蛹虫草菌种不可长期保存或多次转管扩繁,否则菌种容易退化变异,产量和品质会明显下降。因此,需要经常留种和更新菌种。
制种方法是采取组织分离法。选择适应性强、发菌快、见光转色快、性状稳定、速生高产的菌株进行组织分离制种,也可直接购买斜面培养基试管母种自行进行扩繁。目前有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2种类型,其中以液体菌种接种为好[5]。
1.1 液体配制
液体配比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10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 g、维生素B1 1片(10 mg)、水1 000 mL(pH值6~7)。先将1 000 mL水加热增温(约40 ℃),倒入蛋白胨搅拌溶解,再倒入其余原料,充分搅拌;然后用pH试纸测试酸碱度(标准pH值是6~7),若偏酸则用氢氧化钠调和,偏碱则用白醋或盐酸调节。
营养液配制的多少应根据生产量灵活掌握。实践证明,使用吸液管喷洒接种,每个培养瓶喷洒菌种4~5 mL,每瓶液体菌种(指小型医用盐水瓶)可接种37~40瓶;也可用蒸馏水或高压灭菌水将液体菌种稀释2~3倍进行接种,可大大提高菌种使用率。
1.2 装瓶
选用500 mL的医用盐水瓶或250 mL小型医用盐水瓶作为液体菌种培养瓶(500 mL大瓶可分装300 mL培养液,250 mL小瓶装至1/2/以上)。装瓶时用玻璃漏斗,以免培养液粘附于瓶口、瓶颈或瓶壁上而招致杂菌感染。瓶口用聚丙烯薄膜或化学棉、脱脂棉棉球封塞严密。
1.3 高压灭菌
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灭菌。将上述培养瓶整齐地摆放锅内,上面用干毛巾盖好瓶口,关紧锅盖。大火加热至110 ℃,压力表指针指向0.05时打开排气阀以便排出冷空气,待压力表回至0时关掉排气阀;然后大火加热,让其快速升温至125~126 ℃,压力表指针指向0.15时改用小火,维持1.25 h后停火,等压力表回到0位,冷却后打开锅盖,取瓶出锅。
1.4 放种
培养瓶完全冷却后方可下种,母种扩繁在接种箱进行无菌操作。先将接种用一切用品、工具和试管母种及培养瓶事先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操作人员从接种口把手伸入箱内,在消毒碗内点燃至少2袋起舞消毒剂,进行薰蒸消毒。随即用袖头把接种口堵塞严密,密闭30 min。
操作人员将手洗净,并用75%酒精擦洗1遍,通过袖头伸入接种箱。再用75%酒精把手连同手腕部位一并擦洗1遍,用皮筋把袖头在手腕部扎紧,严防杂菌进入箱内。点着酒精灯,把接种工具用75%酒精擦洗1遍再放在酒精灯上方燎烤消毒;拿起母种试管,用75%酒精擦洗管口周围,并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燎烤一下。打开母种试管,用接种工具将试管母种切割成0.5 mm×0.5 mm大小菌块,在靠近酒精灯的无菌区进行放种,每瓶放种2~3块。
1.5 液体菌种培养
为利于菌种繁殖和菌丝生长,应将放完种的培养瓶放置黑暗环境中,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可全天24 h不停振荡培养或间歇式每隔1 h左右振摇1次,每次30 min左右。经过8~12 d振荡培养,瓶中便有大量絮状、片状菌丝体和菌丝球充满整个培养瓶;若无摇床条件,可用手摇措施振动瓶液,每隔1~2 h摇动1次为好。注意不可将营养液打湿封膜或棉塞。
2 培养基原料配制
2.1 原料配方
实践表明,人工代料栽培还是选用大米(杂交米)作主料为最好,具有发菌均匀、出草快、产量高的特点。每瓶装大米30 g、黄豆粉(豆面)3 g、营养液50 mL;营养液配方为水1 000 mL(pH值6~7)、葡萄糖25 g、蛋白胨10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1 g、柠檬酸铵1 g、维生素B1 2片。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21课《给植物分类》课件3.ppt VIP
-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报告.ppt VIP
- 早期生产遏制(GP12)管理办法.docx VIP
- IPD管理流程-系统需求说明书模板.doc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pdf VIP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第1部分:总体要求(JT/T1375.1-2022).docx VIP
- 快递关税风波下的贸易思考——2025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4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1).docx
- 2023-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参考答案.docx VIP
- 《家乡的风俗》ppt 课件.pptx
-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