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教育哲学》总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教育哲学问题的
研究
课题批准号:EAA010424
课题级别:教育部青年
课题拨付经费:1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
课题鉴定时间:2008年11月
课题负责人:陶志琼 西南师范大学
主要成员:陶志琼、魏宏聚、陈建华、熊和平、胡恭伟、
吴伟强、金生鋐、石中英
课 题 简 介
课题名称:
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关于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
二、序言:
本课题是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批准号为EAA010424,课题负责人是陶志琼,完成课题的成员有魏宏聚、熊和平、石中英、陈建华、金生鈜。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用辨证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与课堂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遵循变化性原则,追求解释学视野所提示的回到课堂生活本身去,还课堂生活本来面目。
三、报告摘要
“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关于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教育哲学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特质”、“课堂的使命——对课堂教学创新的生存意义的追求”、“关于理想的课堂教师的哲学思考”、“关于理想的课堂学生的哲学思考”、“关于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和“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这样七个方面的问题。
四、内容主要结构
“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主要研究了下面七个方面的问题。
1.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
教育哲学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自由和真善美”,是探索出来的教育智慧,是“智慧的探索”:“穷理尽性”、构建必要的教育乌托邦、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有了心灵的自由思考,也就自然会对现存课堂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批判与重新建构,从而使人们对其有更清晰、更变通的认识。“走向批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在探讨了批判的基本特征基础上揭示了教育哲学的两大批判功能:规范功能——对教育研究主体、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规范功能;创新功能——创新是时代赋予教育哲学的重要功能、创新是教育哲学批判的主旨。
2.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特质
后现代社会体现出了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不确定内在性、对科学理性的质疑、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特征,由此可以推论出“后现代社会特征下的课堂特质”是多元开放生成性。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课堂活动具有综错复杂性,课堂里各种各样活动的共时性,课堂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料性,课堂生活具有非间接性(直接性)的特点,课堂生活还具有公开性的特点。
3.课堂的使命——对课堂教学创新的生存意义的追求
课堂是一个人生修养、人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文化场、对话场、关系场、修养场。对课堂进行教育哲学的探讨便构成课堂教育哲学的视域。课堂的特质是体现多元开放生成性的变,课堂的使命就是应变:应对言语的变、思想的变、情绪情感的变、行为的变;应对内容的变、方法的变、情境的变、时间的变。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变,课堂学生应对教师的变。思变、应变、善变和导变是课堂教师的使命。这种应变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对课堂教学创新的生存意义的追求。课堂教学创新彰显着教师的生存意义、赋予教师劳动新的特质,使教师从“课堂缺席”走向“课堂在场”。
4.关于理想的课堂教师的哲学思考
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用教师的教育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用心灵感动心灵。这就是课堂教师的理想与梦想。“关于理想的课堂教师的哲学思考”就是对课堂教师的理想与理想的课堂教师的理想进行的研究。理想的课堂教师旨在激活灵性并培养真正的人、努力成为优秀的课堂教师和乐于接纳多元的课堂文化。
5.关于理想的课堂学生的哲学思考
对“学生是谁”、“学习是什么滋味?” 、“自信无价,成为自信的人”和“理想的课堂学生应该是富有激情的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6.关于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
关于师生关系的话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的一种向往。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呢?“关于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对这两大问题进行探讨: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对话共享的关系;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师生关系、课堂教育过程进行反思以及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对学生进行反思和理解来建立对话共享的师生关系。
7.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
目前,我国教学理论的诸多困境与研究者的现代哲学思维方式是相辅相承的。要想解决教学理论的困境,教学理论研究就需要关注后现代走向。“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由现代认识论走向后现代解释学、由权威走向批判、由“本体”研究走向“解构”研究、由宏大叙事走向小型叙事、由意识范式走向语言范式。
研究总报告
第一章 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与意义
第一节 本研究的背景分析
我们的社会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12-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doc.doc
- 1.1经济学的定义.ppt
- 100年大学繁星推荐学生说明会1220~1300高三辅导老师~婉君.ppt
- 102学年度学生健康检查.ppt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doc
- 103年度上半年为民服务不定期考核优缺点纪录摘要表.doc
- 06职业女性压力与调适0603.ppt
- 12333团体鉴定申报操作流程.doc
- 1、小魔芋——大产业——新农村.doc
- 1、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P2).doc
- DB3411_T 0009-2022 池河糕小作坊生产规范.docx
- DB3410_T 21-2023 多花黄精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17-2021 茯神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0-2021 山区茶树气象灾害指标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415_T 24-2022 六安瓜片茶 手工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5-2022 六安瓜片茶 机械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58-2023 预制菜包装、贮存、运输规范.docx
- DB3417_T 014-2022 池州特色小吃 贵池小粑.docx
- DB3418_T 014-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后勤服务规范.docx
- DB3418_T 015-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客户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