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要项3实施高级中等学校免学费
工作要項3 實施高級中等學校免學費
方案3-1 高級中等學校免學費方案(修正草案)
壹、緣起
一、依據
(一)中華民國102年7月10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200131151號令制定公布高級中等教育法之第五十六條條文。
(二)中華民國102年7月10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200131141號令修正公布專科學校法之第三十五條條文。
二、背景
為提升國民素質,培育優質現代青年以強化國家競爭力,世界先進國家教育改革之目標多優先延伸國民教育年限;而為宣示政府延長國民教育年限,並減輕經濟弱勢家庭教育費用之負擔,以達成「均富公義」之國家發展願景,乃規劃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含五專前三年)(以下簡稱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免學費方案(以下簡稱本方案):
(一)符應社會共識與世界教育發展潮流,規劃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99年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願景,並規劃「精緻、創新、公義、永續」四大主軸,其中「升學制度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題,參酌世界先進國家國民教育發展經驗,考量「普及」、「非強迫」、「確保品質」及「社會公義」原則,以積極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期能符應世界教育發展潮流之「多元充分的教育機會」、「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均質均衡區域之高級中等學校品質」及「弭平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就學負擔的落差」教育改革目標。
(二)提升國家競爭力,培育經建發展所需之優質人力
配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00年國家建設計畫」之「優質人力」政策主軸,並符應總統「推動高職免學費,優化技職教育」之教育承諾,優先推動高職免學費藉以吸引具有技術天賦或實務興趣的國中畢業生進入高職學校就讀,並結合產業訓練資源及適性人才的養成,以優化技職教育內涵,積極培育經建發展所需之優質產業技術人力。
(三)落實關懷庶民教育,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全國教育會議達成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共識後,總統特於民國100年元旦文告正式宣示啟動,以建構教育機會均等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因此,教育部積極增加教育投資,以拉近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學費及教學設備(施)差距,保障學生受教權益,優先規劃減輕家庭就學經濟負擔,協助弱勢族群學生完成學業,以落實關懷庶民教育,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三、未來環境變化趨勢
根據戶政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人口自然增加率已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83年出生人口數為32萬2,938人,至99年更驟減到16萬6,886人,雖然出生人口在101年又增加到22萬9,481人,如圖1所示,近20年間差距幾乎達到10萬人,顯現我國社會邁向少子女化的趨勢將無可避免,而少子女化衝擊將導致高級中等學校入學人數驟減,依據99學年度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人數,考慮不同學制之學生人數比率及升級流失率,推估表1所示之100至105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人數;預估103學年度國中總人數將跌破86萬餘人,未來國中畢業生數更將大幅減少,屆時高級中等學校將面臨更多教育容量、資源的釋出,催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之成熟期程。
圖1 臺閩地區出生人數及出生率(內政部統計處,民103.01)
表1 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人數現況及推估一覽表 單位:人
學年度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實際學生數 實際學生數 實際學生數 推估學生數 推估學生數 推估學生數 總 計 954,176 947,630 917,366 867,683 840,618 826,601 公立 462,825 459,650 458,995 420,871 407,743 400,946 私立 491,351 487,980 458,371 446,812 432,875 425,655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民102)
綜觀前述環境變化趨勢,適時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一定條件分階段實施高級中等學校免學費,在面臨少子女化之際,將更能有效運用現有教育資源,也更能透過校務評鑑、均(優)質化及免試入學方案等,就近吸引適性學生就學,以提升國民素質及國家競爭力,符應世界教育發展潮流。
四、問題評析
(一)回應產業基層技術人力需求,亟待提升高職培育量多質精之人才
隨著經濟景氣回升,產業不僅需求大量基層人力,更亟需質精之技術人才,而高職「務實致用」的功能,透過「專業證照」、及「產學合作」以及充沛技能學習資源,適可提供產業所需之質精基層技術人力。然而,受到傳統社會價值影響,高職仍為國中畢業學生次要選擇,亟待透過政策鼓勵國中畢業學生適性選讀,以提升技術人才素質與產業基層就業人力。
(二)伸張社會公平正義,亟待扶助經濟弱勢家庭子女就學照護
教育機會均等而無貧富差異,國家教育資源更應保障每位國民就學權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