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家文化寻根-桃园市国民中小学户外教学资讯整合网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資源整合計畫
楊 梅 市 校 外 教 學 教 案 設 計
教學活動名稱 客家文化尋根之旅 教學時間 160
分鐘 設計者 林上翔 適用年級 中、高年級 設計理念 一、透過走訪鄰近縣外之特色景點,結合楊梅市內校外教學資源,提升校外教學實施成效,協助建立在地校外教學支持體系,確保校外教學安全流暢,導正校外教學課程目標,發揮校外教學活動功能,增進學生品味鄉土文化,讓學生認識關懷進而愛護家鄉。
二、透過桃園縣校外教學資源整合網路平台,選擇楊梅市及鄰近外縣市鄉鎮在地化校外教學路線,結合各領域課程,擬定教學目標與活動設計,透過走讀家鄉生動多元的活動行程,寓教於樂快樂學習。 配合領域單元名稱 ※社會領域:
一、我們的社區
二、家鄉的故事與早期建築
三、家鄉資源與生活
四、家鄉習俗與節慶
五、探尋老台灣
※藝術與人文領域:
一、話故鄉、畫故鄉
※生活與科技
一、我生活的社區
二、我愛我的的社區 能力指標 1-1-2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4-1-1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2-2-2認識居住地方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1-3-2瞭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資源參考資料 一、桃園縣校外教學資源網站
二、話我家鄉楊梅市(楊梅壢篇高山頂篇、富崗篇、埔心篇)
三、新竹縣竹北市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 學習目標 一、知識:學生能認識家鄉自然生態景觀、人文采風與產業文化
二、情意:培養學生能有關懷鄉土、愛護自然、虛心學習的情操。
三、技能:學生能具有敏銳觀察能力,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教學評量 一、形成性評量:口頭問答
二、總結性評量:學習單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課程分析教學簡案設計、教學景點簡報、行前導覽說明、製作學習手冊學習單、學生分組、交通路線規劃、行政支援安全維護、導覽人員安排、簡易急救包
二、學生準備
學習單、相機、遮陽遮雨器具、水壺、輕便衣物、運動鞋、防蚊液等
三、教學情境佈置:
教學景點圖片及說明。 學生經驗分析 一、桃園縣校外教學資源網站
二、話我家鄉楊梅市(楊梅壢篇高山頂篇、富崗篇、埔心篇) 教學環境分析 一、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清乾隆年間,廣東省饒平縣的林孫檀氏家族,於竹北開墾農田,建立客家聚落,興建「忠孝堂」公廳,族人稱之為「新瓦屋」,名稱由此而來。 教學流程與活動內容 教學
資源 教學時間 教學評量 壹、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學生學習準備、活動說明、行前導覽、師生討論注意事項…..)
【行前資料蒐集與說明】
活動一、(結合資訊教育)教師請學生上網蒐集「楊梅尋古」相關資料。
網址: 2/yan.php?country=5
活動二:師生進行資料分享與分組討論。
請曾到訪過的學生發表相關心得。
活動三:教師行前說明並將學生適當分組;
且注意人數限制及時間掌控。安全注意事項說明。
貳、發展活動
(學習歷程如景點教學重點內容、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師的解說與問思引導…..)
【踏出校園,開始楊梅尋古】
活動四:【踏出校園,開始楊梅尋古】
參觀路線:楊心國小→鄭家老屋群→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楊心國小。
一、鄭家老屋群--長崗嶺下老鄰舍(主題或景點名稱)
(一)鄭家老屋導覽說明重點
從楊心國小的聯外橋樑上向外望去,入目盡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仔細一瞧,有棟紅瓦三合院佇立在稻田的另一側,與楊心國小遙遙相望,這兒,就是楊心國小口中的「鄭家老屋」。
歷經風霜的老屋,磚瓦以不如昔日亮麗,走進一看還會發現斑駁的圍牆已經裸露出圓形基石以及當時用來當作水泥的黃土和稻草,使用這樣的建材其實別有用心,石頭基底是為了以防雨水滲入,牆頂端鋪稻草則防止雨水下滑破壞圍牆,你說古時候的人士不是很有智慧呢?
進入三合院的廣場,你會發現左右兩房的屋頂連綿遞減,原來是因為傳統三合院的設計兩房高度不得比中間正堂高,也許你會質疑:這樣高度遞減下去,最外側的房舍不就矮到不能住人了嗎?其實這可是有秘密的喔!你注意看,兩側的房舍,並非水平線,這樣就可以避免越遞減越矮的窘境啦!
另外,鄭家老屋雖然不像富貴人家有雕龍畫鳳的屋脊,但老屋建材磚頭印有「TR」標誌,可是當時有錢人的符號象徵。
對了!由於鄭家後代子孫仍然住在老屋附近(旁邊透天房舍),所以來到這兒,別忘了和他們(和鄭家很會叫的小狗)打聲招呼吧!
(二)認識客家老房子:這棟房子的牆壁是用什麼做成的?(泥磚)房子有幾棟?(三棟)圍成什麼形狀?(ㄇ字型)這種樣式的房子我們叫它?(三合院)
(三)觀察看看:牆壁上的泥磚除了泥土外,還找的到哪些東西?(稻稈、細石子、稻殼)
二、溯源新瓦屋(主題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