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阿里郎教案湘艺版.docVIP

2019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阿里郎教案湘艺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代iPhoen背后的故事

2019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阿里郎教案湘艺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用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阿里郎》,生动形象的表现歌曲内容。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阿里郎》和典型风俗民情,使学生了解朝鲜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阿里郎》,体验作品中的情绪,感受朝鲜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掀起各环节的小高潮,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 听大长今主题曲《呼唤》,提问: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你对朝鲜族有哪些了解? 2、朝鲜相关知识介绍。 (1)介绍朝鲜的地理位置。 (2)朝鲜族乐器介绍(伽耶琴、长鼓)。 3、《阿里郎》相关知识介绍及音乐特点。 (1)介绍阿里郎的故事。 (2)感受《阿里郎》的音乐特点。(音乐情绪:温和,略带忧愁;节拍:3/4;速度:中速)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来伴奏的? (3)介绍朝鲜音乐文化 参照“教材分析”,结合介绍“长鼓”、“伽倻琴”。 (4)找出歌曲基本节奏型。 (5)创编打击乐器节奏谱,为民歌《阿里郎》伴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 2、学唱歌谱。 (1)教师范唱歌谱。 (2)找出相同的节奏及难点节奏,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节奏练习:X .X XX ∣X .X XX ∣ (3)视唱能力训练,学生跟琴唱谱。 3、学唱歌词。 (1)欣赏《阿里郎》音响资料,进一步感悟朝鲜音乐特点并熟悉歌曲。 (2)跟随教师和音响资料学唱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可分男女声分别演唱)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创编朝鲜族舞蹈动作。 五、小结 激发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附送: 2019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案人音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 长音的保持。 教学手段: 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 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各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欢迎大家到蒙古包做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