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表面化学Chapter6概要
Chapter 6 表面电性质 引言 6.1 表面空间电荷效应(Surface Space Charge Effect) (1)表面双电层模型 (2)表面双电层模型数学处理 平行板电荷双电层 空间电荷双电层 空间电荷双电层 数学处理 空间电荷双电层模型φ与x关系 空间电荷双电层模型φ与x关系:空间电荷区的厚度 空间电荷双电层模型φ与x关系:表面电荷密度 2. 空间电荷区的能带模型 (1) 半导体表面空间电荷分布、电势、势能 (2) 表面空间电荷区的能带结构变化 (2) 表面空间电荷区的能带结构变化 表面空间电荷区形成后各能级的变化 (3) 空间电荷区形成前后表面能级的占据情况 空间电荷区形成前后表面能级的占据情况 空间电荷区形成前后表面能级的占据情况 空间电荷区形成前后表面能级的占据情况 6.2. 表面态 1. 表面态的种类 2. 表面态能级 3. 表面态能级位置 3. 表面态能级位置 4.与成键有关的表面态能级变化 4.与成键有关的表面态能级变化 4.与成键有关的表面态能级变化 4.与成键有关的表面态能级变化 4.与成键有关的表面态能级变化 6.3. 功函 (1) 晶面 (2)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 (3) 粒子大小 (4) 表面吸附 表面吸附对功函影响例子 CO吸附导致的Rh表面功函的变化 Na吸附导致的Rh表面功函的变化 6.4.由入射电子或光子束引起的来自表面的电子发射Electron Emission From Surfaces By Incident Electrons or Photon Beams Universal Curve 能量为Ep的单色电子束同固体表面作用, 产生散射电子的数目N(E)同其动能E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S1An?和S2A(n+1)? 分别为电子转移前后两种稳定的形式,它们的比可以根据Fermi分布和热力学平衡估计 由上述四式得: 此式相当于在能级Em上电子占有的几率。也就是说,电子占据的表面态和未被占据的表面态之比,如果用单一能级表示,该能级Em位于Et1和Et2之间,并为两种氧化态重新定位能之差所修正。 一般功函可以认为是位于无穷远处的自由电子能量与Fermi能级EF之差。 φ=Ee-EF = μ + eVs + χ 1. 功函的定义 功函定义为绝对零度将体系中电子移到真空中所必须克服的最低势能。 功函可用许多谱学方法测量,经典的方法有Kelvin法。 功函随表面势垒线性增大。功函可直接反映表面势垒。 μ是体相导带和Fermi能级之差,χ是表面导带相对于自由电子能量之差。 体系的功函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是结构敏感的。不同的晶面具有不同的功函。 2. 影响功函的因素 下图反映对于Au和Pt随表面台阶密度增加,△φ线性下降,意味着较为粗糙的表面功函较低,即电子容易失去。 一个固体的功函也等于它的电离势(ionization potential), 但它总是低于构成固体的单个原子的电离势。因为相邻的其它剩余电子将部分掩蔽电子电离后所留下的正电荷, 造成体系能量下降。 下图表明随铁簇状物大小的增加,其电离势接近固体功函。 表面吸附会显著影响功函 在低覆盖度时、假定吸附物种间作用可忽略,功函的变化常可用Helmholtz方程表示 μ为表面吸附物诱导的偶极矩,σ为表面吸附浓度 高覆盖度时, 反过来: 从表面功函变化的大小也可给出表面吸附物种结构的信息; 功函的变化也常可给出表面覆盖度的信息。 Xe吸附导致的Pd(810)表面功函的变化 电子可以通过釆用能量高于功函的电子束或光子束而从固体中产生。当被发射的电子动能在一定值时,它们仅来源于表面原子,这时因为来自于表层以下的电子在逸出时由于同其它原子碰撞而发生能量损失,从而不能逃逸出来。 研究由电子或光子束激发从表面发射的电子是最成功的获知表面区域原子尺度的结构,组成及键合的方法。 * 6.1. 表面空间电荷效应 6.2. 表面态 6.3. 表面功函 6.4. 由入射电子或光子束引起的来自表面的 电子发射 发生在固体表面上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很大程度上同固体表面上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在第2章固体化学基础中我们介绍了固体的能带理论,强调了物质之所以有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之分即在于它们是有不同的电子能带结构。 表面与体相密切相关,本章中我们将介绍表面电子能带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知道金属可以看成由带正电的离子实和带负电的电子云组成(jellium model)。在表面区域,电子云有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造成正负电荷的分离。在一个固体的外表面通常可能带有电荷,为了维持电中性邻近表面的区域必将有相等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培训概要.ppt
- 团队精神与团队执行力培训概要.ppt
- 【人大《会计学(非专业用)》】第7章固定资产20140709讲述.ppt
- j第十章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doc
- 园林养护管理及机械使用概要.doc
- K201603《财务管理(专科)》复习题.doc
- CAD考试题库(有答案)概要.doc
- CAE的现状和未来-崔俊芝院士概要.ppt
- 园丁赞歌_记叙要选好角度概要.ppt
- CAD经典PPT教程概要.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