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两河流域古文明.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两河流域古文明

石器時代:(一)舊石器時代 1.人種:直立猿人、早期智人、現代智人(真人,Homo sapiens,距今50萬年前,現代人種) 2.山洞岩畫 石器時代:(二)新石器時代 (二)新石器時代 1.新石器革命:農業出現 農業最早起源地:「美索不達米亞」(距今11000年前)。 最早馴化的作物:小麥、大麥、豌豆。 2.城市革命:城牆→邦國(「美索不達米亞」最早出現) 考古發現 1756, 丹麥考古隊在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發現古波斯王宮、波斯楔形文銘文-近東考古先河。 1799, 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埃及文字(羅塞塔Rosseta石碑);1822,法人商博良(Jean-Frangois Champollion)破解。 考古發現 1840年代起, 歐洲各國開始資助兩河流域的考古工作:亞述古城、蘇美古城。 考古發現 1873, 特洛伊考古:德國商人許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考古發現 1900, 英人伊文斯(Arthur Evans)發掘克里特島的諾薩斯城(Knossos)。 1901, 法國探險隊,伊朗蘇薩(Susa) :漢摩拉比法典。 古文明的出現 (一)文明(Civilization)的定義:指高等文化及其政治、經濟和社會現象的總體而言。 (二)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出現:約3500B.C.開始 1.大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黃河 2.海洋文明:愛琴海 (三)性質: 皆經過新石器革命、城市革命,並帶有神話思維的色彩。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一)地理環境 1.別稱: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兩河之間)、肥沃月彎。 2.兩河: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 3.河水不定期氾濫→?帶來肥沃土壤:農業最早起源地(小麥、大麥)?悲觀的宗教觀 。 4.地理上缺乏天然屏障→外患多,政權更迭頻繁。 5.週邊是沙漠,氣候乾旱,須賴人工灌溉始能耕作→灌溉系統的興築與管理使此區的重要公共事務。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二)兩河流域的民族 1.本區共有三種語族:蘇美人、閃語族、印歐語族 2.語族的區別方式: 指「說該種語言的人」,與他們的體型、頭蓋骨大小 、皮膚、頭髮 、眼睛顏色完全無關 。因古代民族去今已遠,無法追溯血統淵源。 (資料參考:三民版《世界文化史備課講義》,p.23) 3. (三)兩河流域的政權更迭與各文化特色: (三)兩河流域的政權更迭與各文化特色(續):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四)兩河流域的宗教 1.自然崇拜 2.多神信仰 3.每個城邦有自己的保護神,最重要的階級是祭司(國王仍是城邦的統治者) 4.高塔神殿(Ziggurat) :烏爾城(Ur) 5.悲觀的神人關係 6.注重現世,沒有永生或復活的觀念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五)法典 1.蘇美:《烏爾納姆法典》(Code of Ur-Nammu,約2100B.C.) (1)世界最古老的法典 (2)留傳下來20多條 (3)以罰金的方式代替「以牙還牙」的報復主義 2.巴比倫:《漢摩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約1760B.C.) (1)報復主義: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2)以楔形文字書寫(巴比倫語),共282條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六~八) (六)楔形文字 1.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2.書寫方式:縱書變橫書,由左向右書寫。 3.書寫工具:蘆葦桿、軟泥版 4.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亦採用 (七)《基爾迦曼》(Epic of Gilgamesh,或譯:鳩格米西、吉爾伽美什,約完成於2000~1800B.C.) 1.最古史詩 2.大洪水傳說:?顯示對兩河流域不定期氾濫的恐懼。 ?《舊約聖經》也有類似的大洪水故事。 一、兩河流域古文明 (九)西亞其他古文明 1.西臺人:最早使用鐵器的民族 2.腓尼基人 紫色民族、擅航海、經商 字母: 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22個字母(拼音文字)→傳播: ?往西:希臘文→拉丁文 ?往東:亞拉米文→粟特文(中亞) →維吾爾文→蒙古文→滿文 二、古埃及文明 (一~三) (一)地理環境 1.尼羅河:定期氾濫 氾濫季(7~10月,農閒時期)、生長季(11~2月)、乾旱季(3~6月,收穫)。 希羅多德:「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2.地理位置孤立:較能免於外族的入侵,生活較安定。 (二)古埃及人: 含-閃語系(Hamitic-Semitic),東北非土著┿西南亞閃語族 二、古埃及文明(續) (四)歷史分期 二、古埃及文明(續) 二、古埃及文明(續) 二、古埃及文明 (五)宗教信仰 1.多神信仰、政教合一 太陽神:Re,眾神之首 法老:是鷹神(Horus)與太陽神的化身。 法老的意旨即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