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改革任重道远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有感于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 李万龙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213003 2013年11月20-21日我有幸作为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的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第3小组的评委听了12节课,课题是“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评选活动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但评选现场的画面还历历在目,选手们认真的态度、标准的普通话、自然得体的教态、娴熟的教学技艺和评委们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江的活动成为我近几年参加的少有的高中地理教学的盛会。与此同时,也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想还是写出来,与同行们交流一下。我知道我的这些想法可能遭致许多人的不满,甚至强烈的反对,但如果能够对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有一点点地促进作用,我也就很欣慰了。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我所听的这12节课,不用说,这些课都是好课,正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编雷鸣在点评中所说的,这些课反映出上课的老师们在五个方面十分用心,一是对讲述内容的准备是非常用心的;二是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方面非常用心;三是对课堂的处理非常用心,起承转合,十分流畅;四是课堂上所使用的课件和教具制作都很用心;五是着装、语言、教态甚至肢体语言的运用都十分用心。整体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能够比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当堂检测的情况看,目标达成度也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一些小问题,如预设过多、生成不够;有些合作学习沦为合作做事,高级思维活动不够;自主学习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脚手架等。这些问题和前面列出的优点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扪心自问,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仅仅满足于这样就可以了吗?我想恐怕不是。正是几乎完美的课堂,让我更加不安。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我觉得老师们的批判精神还远远不够。 本节课涉及的课程标准是“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因为是第1课时,我想重点应该放在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总结出气压带、风带的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以帮助学生记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的内容也教完。而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三圈环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上了。其实,课程标准中根本没有提及三圈环流。我想课程标准中之所以没有提三圈环流,课标组的专家们肯定是有所考虑的,因为三圈环流理论作为一种解释大气运动现象的理论,早以为气象学界所摒弃。退一步讲,即使三圈环流理论有其合理的成分,它也只是大气环流理论中的一小部分。《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陈澄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第78页上明确指出:“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 要把这个问题弄明白,还是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关于大气环流的理论吧。 1735年,乔治·哈得莱(George Hadley)针对当时已经观察到的盛行西风和信风,提出了大气环流的理论模型。他指出,赤道附近的空气因为长时间被太阳照射,受热后密度变低而上升,并往两极移动,之后,气流随着纬度变高而逐渐冷却,密度增高后下降到地表附近,然后又移动回赤道,形成一个环流圈。这个环流圈其实就是我们以前经常讲的单圈环流。 后来经过验证,赤道上升的气流并未如哈得莱所假设的那样吹到两极,而是在马纬度(纬度30度附近)便沉降,然后以信风形式吹回到赤道。不过整个环流和成因大致和哈得莱的假设相符。因此,后世便将这个低纬度地区的环流称为“哈得莱环流”。在高纬度地区,尽管大气获得的热量比较少,但热力差异还是存在的,因此,在高纬度地区也存在着一个弱的哈得莱环流,就是高纬环流。 在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之间是费雷尔环流。它由威廉?费雷尔(William Ferrel )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相对于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费雷尔环流是一个次要的环流,依靠前两个环流而出现,就如一处于两者之间的走珠轴承。 三圈环流实质就是上述三个环流的综合,由T·伯杰龙最先于1928提出,后经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作进一步发挥,成为我们以前通常所说的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地表面所观测到的风系:低纬度地区的信风带、中纬度的西风带和极地地区东风带。但是,这个理论也与许多事实不一致:在中纬度高空中西风带不是改变方向,而是风速变得更强;在低纬度高空气流常常很弱,或根本不存在。三圈环流理论也不能解释大气中角动量的输送。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探空仪应用于高空气象探测后,人们发现了高空环绕极地运动的西风带及其上的波动。1937年J.皮耶克尼斯首次辩认出作为半球现象的长波,1939 年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从理论上对长波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长波理论。天气图上的对流层中上层呈波状形式的气压场或流场中,在北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