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采莲赋资料 Word版.doc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采莲赋资料 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采莲赋资料 Word版.doc

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1,红莲兮芰荷2。绿房兮翠盖3,素实兮黄螺4。 于是妖童媛女5,荡舟心许6,鷁首徐回7,兼传羽杯8。櫂将移而藻挂9,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10,迁延顾步11。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12, 故以水溅兰桡13,芦侵罗袸14。菊泽未反15,梧台迥见16,荇湿沾衫17,菱长绕钏18。泛柏舟而容与19,歌采莲于江渚20。 歌曰:“碧玉小家女21,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22,愿袭芙蓉裳23。”1] 词句注释 . 1. 文波:微波。此句语本《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2. 芰(jì)荷:出水荷叶。 3. 绿房:指莲蓬。因莲房呈圆孔状间隔排列如房,故称。翠盖:形容荷叶圆大如帷盖。 4. 素实:白色的莲籽。黄螺:莲蓬外形团团如螺,成熟后由绿渐黄,故称。 5. 妖童:俊俏少年。媛女:美女。 6. 心许:谓心中互有情意。 7. 鷁(yì)首:船头。鷁是一种大鸟,古代常被画在船头作装饰。徐:缓缓。 8. 羽杯:一种雀形酒杯,左右形如鸟羽翼。一说,插鸟羽于杯上,促人速饮。 9. 櫂(zhào):划船用的工具。代指船。一作“棹”。 10. 束素:捆扎起来的白绢。形容女子细腰。素:白绢。 11. 迁延:拖延。顾步:一边走一边回视。 12. 敛裾(jū):把衣襟紧抓成一团。形容害怕船倾的样子。裾:衣襟。 13. 兰桡:兰木做的船楫。 14. 罗袸(jiàn):绫罗垫子。袸:同“荐”,垫子。 15. 菊泽:指湖泊。菊字是藻饰词,芬芳之意。反:同“返”。 16. 梧台:梧木搭建之台。梧木是良材。迥:远。 17. 荇(xìng):荇菜,水草名。 18. 菱(chuàn):水生草本植物。钏:臂环。 19. 柏舟:柏木做的船只。容与:闲暇自得貌。 20. 江渚:江边陆地。 21. 碧玉:古乐府有《碧玉歌》,属《吴声曲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四五引《乐苑》曰:“《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22. 荐:进献。 23. 袭:衣上加衣。荚蓉裳:有莲花图案的衣裳。芙蓉是莲的别称。 白话译文: 紫茎亭亭呵立于粼粼清波,红莲朵朵呵映衬重重芰荷。莲蓬作房屋呵荷叶作屋顶,莲籽儿洁白呵莲蓬如黄螺。 值此时节中的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柔情。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移开偏为船儿放行。美女摆动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几番回眸传情。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于是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垫。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歌唱道:碧玉姑娘本是小户人家之女,前来嫁给身世显贵的汝南王。莲花映衬着她的容貌,荷叶染上了她的衣香。手持莲花荷叶进献给君子,希望穿上用它制作的美丽衣裳。2]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这篇小赋以状物传神见长。 全文可分三个层次。 首四句为第一层,以描写河中红莲开篇。淡紫的茎干出于绿水,微风吹来,拂起阵阵波纹。它擎起一团红莲,亭亭玉立,绿色荷叶为其扶枝。荷叶仿佛一面高大的翠盖,遮盖住绿色的苞蕊。丰硕的苞蕊中,藏着素白的莲子,它那丝丝黄瓣,仿佛轻盈的霓裳羽衣。短短四句,就像一个特写镜头,直逼夏水轻波中的荷花,把它的枝叶蕊实,全盘呈呈现出来。其描写笔法,细致准确,丝丝入扣,表现出相当高的白描技巧。 “于是妖童媛女”到“歌采莲于江渚”为第二层,将描写的镜头摇向远方,于是画面逐渐扩大,一幅夏日采莲图渐次展现。但见一群少男少女,轻舟荡桨而来,他们同心相映,杯酒传情。这段描写有两处特别入神。一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写舟船泛于河中情景。兰棹将举,已被水藻牵挂;船身未移,浮萍早已漾开,宛然一艘水波荡漾中的画船,轻摆慢摇而来,整个画面因之全活。二是“恐沾裳丽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写船中男女调笑之态。其中“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写少女的情态入神。“夏始春馀”喻其芳龄正盛,“叶嫩花初”喻其青春正美,都是未经人道的妙笔。但虽有胜日之高情雅趣,也不敢纵情任性,不敢开怀放声,因为着轻舟而荡兰桨,生怕动作大了,溅水沾了衣裳,甚至翻了船。因此,这一“浅笑”、“敛裾”,直把少女的神情心态,刻画得维妙维肖,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在这里用笔不轻不重,好像蜻蜓点水,妙处全在那漫不经心的漾漾涟漪之中,而文中人物之夏日情趣,突现于读者眼前。下面继续写船在水中行进的情态。“水溅兰桡,芦侵罗荐”,“荇湿沾衫,菱长绕钏”等语,无不是写船上人与水和水中的植物打交道,写得轻盈俏皮,似是芦苇荇菱特爱与人为难,别饶情趣。] 最后一层,为五言六句小歌一阕,说他们泛舟的悠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