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1.1百家争鸣课件(共40张PPT).pptVIP

人民版必修31.1百家争鸣课件(共4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必修31.1百家争鸣课件(共40张PPT)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五、法家思想 1、代表: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等 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 “法”,指法律,法制;“势”,指权力,权威; “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因其高度实用,有助于诸侯扩充实力,争霸天下而得到推崇,成为“显学”。 核心思想: 不法古、重集权、严法令,奖耕战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集大成者——韩非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六、百家争鸣的意义 你认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具有什么意义? 学习这一节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对当时:促成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引发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后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恩泽后人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D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B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道家: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 背景:1、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经济发展,井田制瓦解;2、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私学兴起;4、士阶层的出现 三教:儒、释、道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语出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但除了“释”,即佛教外,各家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 关注“三教九流”,什么是三教九流? 欲速则不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守株待兔”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哀莫大于心死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公元前221年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统一六国 一、历史背景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2、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经济进步 1、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 “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意味着知识与权力发生了分离,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学术探究才能演成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 4、“士”阶层兴起 3、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生平简介 没落贵族,生于春秋 以述为作,好古敏求 鲁国为官,志不得遂 周游列国,“丧家之狗” 曲阜孔庙 以孔子故居为庙,以皇宫规格而建,历经多朝扩建,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大成至圣文宣王” 生前如丧家之犬,死后获誉“至圣”,如何认识这样的反差? (2)主要思想 关键词一: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克己复礼为仁。” 关键词二:礼 “凡当时列国君大夫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