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
浅议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舒婷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歌的代表人物,她以女性的细腻和敏感, 用优美的诗歌语言,抒写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呼唤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对新时期的女性自我价值进行了重新探索,发出了女性追求真正幸福生活的呼声。
关键词:舒婷诗歌;自我价值;女性意识
作为当代诗坛的代表人物,舒婷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时期中国内地女性最内在的精神层面,以细腻的笔触精心地抒写她所理解的人和世界,积极地推动了女性意识的启蒙,呼吁女性敢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诗歌中鲜明的女性意识,构成了中国诗坛的一道奇特景观。
一、女性独立人格的呼唤
《致橡树》是舒婷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诗中饱含对独立人格的召唤,以及对夫唱妇随、妻子依附于丈夫的传统观念的背弃。诗歌以剖析内心的独白形式,在一开始就彰显出崭新的爱情观念和顽强而独立的人格力量:“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诗人在诗歌的开头就开诚布公,直面爱人橡树,表明强调女性人格价值。在男女爱情关系上,女性不再是陪衬,不再是附庸,二是首先以一个独立的认同身份出现,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人然后才是女人。
真正的女性不能仅仅为了丈夫而牺牲自己的一起,将自己柔弱的肩膀作为丈夫攀登的阶梯。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致橡树》)
诗中的“我”既不愿作附属、陪衬, 也不愿作袒护与滋润男性的日光、春雨, 而是要作为平等的、并肩站立的“另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不独是对传统的“夫贵妻荣”“、夫唱妇随”观念的反拨,同时也是对于那种极端主义的“女权”意识(认为女性应凌驾于男性之上并提出所谓的“性别政治”、“性别战争”“、性别反殖民”等) 的警惕。
这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张扬。她不甘心仅仅是作为对方的铺垫和陪衬,而要求有一个平等独立的地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平等只是在法律意义上,在意识领域里,他们依然受着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已经让女人习惯于做一个弱者,站在男人背后或旁边,永远是一个陪衬。正是因为相爱,“我”才站在你的“近旁”;尽管“我”很爱你,但还是要与你保持一定的距离:你有你的“位置”,“我”有我的位置,不能因为相爱而失去自我。女性和男性同样是人类社会的一员,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独立的观念意识。
二、女性自我价值的重塑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女人被封建的纲常、伦理、礼教压在最底层,女性的自我意识被极大扭曲,形成了对男性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生活内容,夫唱妇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荣妻贵成为女人的理想。舒婷则对女性自我价值重新定位和塑造。
第一,对传统观念的反观与思考。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足以让人骄傲自豪,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传统在规范女性的同时,施加于女性的负荷也愈加沉重。封建社会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节妇、烈女的眼泪和鲜血;在神话传说中,文史典籍中,流传着神女、神女峰的传奇故事。女性以埋葬自己纯真的感情为代价来换取对传统道德的虔诚,为了虚幻的梦扭曲性灵,让青春白白流逝,做无谓的牺牲品,这些在女性自身是悲剧的做法,却都被男权社会视为女性至高无上的美德。导致女性悲剧的是“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实际上,节妇、烈女、神女、神女峰是男权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偶像。人们对神女坚贞的礼赞其实是维护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只关注“礼”而不关心“人”只把女性当作“神”而不是“人”,更不是“女人”!
第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女性自我价值的重塑。如果《致橡树》是女性独立人格宣言,那《神女峰》则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千百年来,神女峰日复一日地被涂上各种色彩,并最终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而成了一个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妇女典范。人们歌颂她的坚贞。于是,高大的神女峰实质上就成了一座巨大的贞节牌坊。在舒婷以前,从未有人从女性角度揭示这一神话的悲剧性质。诗人舒婷是清醒的。在舒婷笔下,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与唾弃中,完成了现代女性自我价值的重构。
第三,伦理道德依附和社会责任承担。舒婷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是让女性回归到女性的本来面目和地位,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具有东方色彩的,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心理、伦理道德依附和社会责任承担。舒婷的爱情诗在歌颂新的婚姻爱情,批判传统女性观的同时,却又执着地恪守中国家庭伦常,虽反叛然又不逾矩,其“美丽的忧伤”实与中国传统文学中温婉的闺怨有相通之处。《神女峰》的名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