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越其杰的遗民心态.doc
浅谈越其杰的遗民心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之青年项目(2015DXS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越其杰见证了明代的衰败和最终破灭,也经历了明朝政权的重建,这在明遗民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他遭遇动乱战火、谗忌遭弃,他忧患国家人民,也担忧功名事业,但他却没有大声呼喊,谨慎理智的性格让他选择通过求闲修心来消解不良情绪,感受生活的美,生命的美。
关键词:明遗民;忧国忧宦;求闲修心
作者简介:杨帆,女,汉族,四川犍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3
甲申一年(1644年),四种势力共存华夏大地:明政权、清政权、大顺政权、大西政权,夷夏之争和农民起义遍燃全国。这一年,国家盛衰、王朝更替、民族兴亡、文化嬗变、思想震动,如惊涛骇浪般冲撞着明朝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这一年,最复杂的革鼎换代,最艰难的出处选择,最悲壮的思想坚守重压士大夫脊梁;这一年,也生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遗民。
遗民历来就存在,盖因每逢革鼎,便有遗民的出现,其中明遗民算得上有史以来最为悲壮的了,孙静庵在《民史氏与诸同志书》就对此有过描述:“又思宋命以来,宗国沦亡,孑遗余民,寄其枕戈泣血之志,隐忍苟活,终身穷饿以死,殉为国疡者,以明为尤烈。”[1]宋明两代遗民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撕裂,然而明遗民的境况却更为严峻,他们不仅要面临文化裂变,还要应对剧烈的环境变化(小冰河时期和国际因素)对整个社会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明遗民的研究格外吸引历代学者的注意,且早于清初就已伊始,从钩稽明季忠臣志士事迹,到研究明遗民的文学、思想和学术等到当下对明遗民生活、处世和心态等的探讨,学界对明遗民的研究热情不减。明遗民心态的探讨,是明遗民论题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目前学界关于遗民群体心态和个体心态研究均有较深入的探讨,但其研究对象多为中原和东南地区的明遗民,而少有西南地区遗民的身影,尤其是贵州明遗民。本文将立足《黔诗纪略》一书,集中探讨见证晚明崩溃的遗民武官越其杰的个人心态。
一
越其杰,字自兴,一字卓凡,又号汉房,贵阳人。史料中关于越其杰的记载并不多,大事件主要有万历三十四年(1606)成为举人;天启二年于重庆讨伐反贼奢崇明,以功升佥事,但后因与上官龃龉罢去;任河南巡抚时,曾护送“童妃案”中的童妃至南京;福王执政时厉辞诘责投奔起义军萧应训之子萧三杰,时人议其老惫不晓事;随高杰、沈潜夫至睢州会反官许定国时,曾劝诫高杰勿入城,高杰不听,后被杀害;清军破南京后不久,忧愤而卒。
“余恐世徒见公诵法周礼,以为文人,而不知驱驾卫霍,实过于武人;徒知公亲御戎马,以为侠烈人,而不知究极古今,又为风雅人。”[2]越其杰虽为武官,却也工诗文,一生写了近万首诗,著有《蓟门》、《知非》、《白门》、《横槊》、《屡非》诸集,《黔诗纪略》收其诗226首,编为二卷。时人评价“上马则横槊,席地则谈咏”[3],或许我们能从他的诗歌中看到对这个时代不一样的感受。
(一)忧国忧宦的心态
甲申之变,在举国悲痛哀嚎的阴霾中,士人的情绪触动往往异常激烈,他们或参与反清斗争、或不与清政府合作(不履清土、“弃诸生”、“焚儒袍”、遁迹方外)等,轰轰烈烈,全身心投入,并常撰诗作文以明志。但越其杰很显然不是其中的一员。他虽然前半生挣扎在走向覆亡的明季官场中,履遭谗忌;晚年又亲历国破家亡,以身殉国,但他的诗歌创作却对时事风云保持着一定的克制,大多只在寄友人的诗歌中把对国家及仕宦的愤懑和忧愁倾吐些只言片语。例如“过计仍忧国,寒衾只梦家”(《别友人归》);“一死难酬国,千峰不了身”(《寄友》);“时危反觉功名累,世乱谁言隐逸安”(《赠友》)等。不过在226首诗中,有一首诗算得上越其杰满腔情绪的倾泻之作。
他的《纪事三十五韵》写道:
谤曾经薏苡,契久结松筠。为爱桃花坞,卜居湘水滨。
偶思酬举主,自念亦王臣。道合期明目,时危忍爱身。
亦知亡伎俩,但愧特逡巡。不分天骄逞,恒祈国体伸。
假符先救赵,垂泪力求秦。谈笑无青海,肝肠翼紫宸。
愿从多士后,或翼寸长陈,柝响寒光重,刀痕血晕新。
只图边境静,肯为面情徇。义勇方潜鼓,宵壬已暗嗔。
未蒙隆眷及,反被不情屯。环赐非惟再,杼投何太频?
吠声谁代察,削骨遂成真。遇左空存活,冤奇力断??。
……[4]
这是他唯一一首直言不讳总结自己一生仕宦沉浮,与国存亡的诗。诗中有越其杰对自己国难时危时曾犹豫逃避的愧疚和反思,有于“柝响寒光”中“图边境静”“祈国体伸”的战斗豪情,也有遭受谗言削骨见弃隆眷的愤慨。从诗中来看,越其杰的人生沉重压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全一册第7课《数字编码随处见》.pptx VIP
- 《工程勘察定向钻探技术规程》.pdf VIP
- 多联机空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10+WPSOffice 2019)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ELL EMC 存储设备健康检查报告(模板).doc VIP
- 金融知识竞赛题库第四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2030年中国猪苓中药材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大疆无人机公司介绍.ppt VIP
- 防酸碱劳保培训课件.pptx VIP
- GBZT 181-2024 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制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