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早期中期金文书法研究.doc
清代早期中期金文书法研究
摘 要:清代篆书大家众多,其中以金文为主要取法对象或使用金文书法元素于小篆的书家大约有三四十位。清代早期,涉及金文的书家少而取法不纯,作品多以夹杂着金文元素的大篆形式出现。到了清代中期,随着篆书复兴,取法金文的书家也随之增多,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已经是纯正的金文风格。
关键词:清早期 清中期 金文书法 演进过程
一、清代早期的金文书法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遗民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山西阳曲籍。明朝亡后遂隐居为道士,著有《霜红龛集》。传统文人中有很多好尚老庄思想,傅山就曾言“三日不读老子便觉思涩”。所以他的艺术所流露出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然不造作,例如其大篆。但是说这是轻率低劣也是可以的。傅山在书法理论上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四宁四毋”的概念,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1}。很难说傅山写的就是标准的金文,甚至也非标准的大篆,但通过字面表现可以见得,傅山将他的书法观念有意识地付诸实践中,表现出不矫揉造作、任笔恣性的风格特点,这对后来取法金文的书家是有启发效益的。
朱耷(1626―1705),明末清初遗民书画家,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人屋、道朗、驴、个山等,是明朝宗室子,宁王朱权后裔,其支世居南昌。其在明亡后为躲避战乱削发为僧,后又寄居南昌青云谱道院。朱耷能诗文、书法亦精。主要成就在绘画上,擅水墨写意,作品造型夸张奇特,技法精熟,被誉为写意画领域的一座高峰。与石涛、髡残、弘仁合称“四僧”。朱耷没有标准的金文作品传世,但现在所见其对于禹王碑及石鼓文的临摹,却很好地体现了他玩味大篆书法之错落的感觉。他“既以篆书应酬索字者,又因写篆而觉行书也具备了‘错落’之趣,可见他对篆书是下过很大功夫的。其现存的少量篆书作品的确具有明显的金石味和古拙感”{2}。而朱耷也是融篆入行的开拓者之一。刘恒先生认为:“将篆、隶书法的某些技巧和审美特征贯注到行、楷书体中,使其具有古拙浑厚的意趣,在康熙后期已成为一些书家的有意追求。这种新的审美趣味,到嘉庆、道光以后,成为碑派书法的主要目标。”{3}
王澍(1668―1743),清早期书法家,字若林,号竹云、二泉寓居、虚舟等,江苏常州籍。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因为善书,曾任五经篆文馆总裁官。能书、擅刻印,其篆多以李阳冰为法,法度分明,匀称端庄,规整森严,将雄厚的笔力凝聚在纤细的笔画之内,稳健不失法度又灵秀多姿。著有《虚舟题跋》《古今法帖考》等。王澍的篆书正本清源、追根溯源,一变明代以来写篆无法、涉篆书家多出奇出丑的风气,恢复了篆书的法度,是清代篆书艺术复兴的先声。他“是清代以篆书知名的第一位书家,其所擅长的‘玉箸’风格,一直影响到乾嘉以后的很多写篆书者”{4}。在金文的取法上,王澍所依据的是汉代铜镜一路风格的铭文,这样的作品也趋同于他的小篆,总体上线条粗细一致,婉约流畅,可谓铁线中的极品。
可以说,金文书法在清代早期并未崭露锋芒。所见不是傅山、八大等人,不能称之为高水平的大篆,就是王澍这样的也不能算“典型金文”的铜镜铭文。这一时期的积累只能算是一个引子,清代金文书法真正的兴起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二、清代中期的金文书法
邓石如(1743―1805),清代最著名的篆书家,原名邓琰,字石如,因避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讳,遂以字为名,更字顽伯,又号完白山人、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籍。曾自诩李斯、李阳冰后篆书第一人的钱坫在出游时见到邓石如的篆书《心经》,大惊曰:“此非少温(李阳冰)不能作,世间岂有此人耶?”邓石如少时孤寒,未及弱冠便游走江湖,卖字为生。中年时经梁■介绍,在江宁大收藏家梅■处客居八年,梅家收藏宏富,使他得以遍览秦、汉诸金石善本,且观且临,每至百本之数,技艺遂大进,小篆、隶书皆称划时代之作,又工篆刻,取法秦汉而成自家风骨,形成书法篆刻界的邓氏流派。邓石如的篆书成就主要在小篆上,在他之后的书家莫不受其影响,但其也有包含着金文元素的大篆作品传世,比如:《大篆阴符经》。虽然邓石如在篆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多受诟病。雒三桂先生就谈道:“即是其成就最大的篆书和隶书也因为自身文化修养有限而略带匠气,严谨有余,蕴藉不足,韵格不高,虽开一代风气而审美价值有限。”{5}
钱坫(1744―1806),清中期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泉坫等,是著名学者钱大昕之侄,江苏嘉定籍。乾隆三十九年中举,做过州县官。毕生主要成就在经史、训诂、文字之学。著有《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篆人录》《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等。尤工于篆书,晚年右手废,以左手作篆书尤为绝妙。他“笔力遒劲绝人,当时人谓其小篆功夫不在李阳冰、徐铉之下,而孙星衍称其为当时第一作手”{6}。钱坫可以说是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城子密州出猎_《江城子密州出猎》《东栏梨花》比较阅读答案.doc VIP
- 《Python程序设计》教案.docx VIP
- 《小麦预拌粉》标准文本.pdf VIP
- 2025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工工具及导线材料选择课件.pptx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隆昌市兴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 VIP
- 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docx VIP
- 索尼rx100说明书介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