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金坛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散论.doc
清代金坛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散论
作者简介:
李金坤,金坛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30余年,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省、市级社科项目10项,获国家、省、市各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0余项。教余雅好辞章,所撰《镇江赋》《诗话镇江新二十四景》《复建北固楼记》等诗文,影响颇大。
贺双卿(1713-1736),初名为卿卿,或庆青,字秋碧,金坛人,她是清康、雍、乾年间著名的农家女词人,曾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胡适《贺双卿考》)之美誉。其事迹主要见于与贺双卿同时且同乡的史震林所著的《西青散记》(下文简称《散记》)。后人曾从中辑成贺双卿诗词集为《雪压轩集》(又名《雪压轩诗词集》),双卿之诗词遂广为传播。本来,在史震林撰述贺双卿之行事及其反映她与文士们诗词唱和之雅事时,作者是以“实录”之笔法加以记载的,这在当时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未对贺双卿之有无问题怀疑过。一直到《散记》传世190余年以后,胡适首作《贺双卿考》,率先发难,全盘否认贺双卿之存在,认为贺双卿是史震林“这班穷酸才子在白昼做梦时‘悬想’出来的‘绝世之艳,绝世之慧,绝世之幽,绝世之贞’的佳人。”从此,对于贺双卿的存在与否,学界便多有争议。不过,从总的方面来看,肯定贺双卿实有其人者占大多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贺双卿之研究开始升温,部分海外汉学家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据初步统计,国内外发表有关贺双卿的研究论文30余篇,涉及贺双卿事迹的论著及选录其诗词的各类鉴赏词典有10余种,出版研究专著3部(国外1部)、纪实体小说2部、越剧剧本1部,成果丰硕,可喜可贺。
关于贺双卿其人与籍贯之考辨
贺双卿的生平事迹及其诗词创作之情况,主要见于史震林的《散记》,故甚有必要先将史震林作一简介。史震林(1693-1779),字公度,初号梧冈,晚号瓠冈,又作悟冈、岵冈,自署白云教授、弄月仙郎、悟冈退士、瓠冈野老、华冈翁、华阳外史等,江苏金坛(即今金坛区)人,乾隆丁巳(1737)进士。留京师2年,归耕5年。曾任广东高要知县,为奉养老母之便,后改任淮安教授等职。最后弃官作近游,以家乡茅山一带之“西青”为活动中心,往来于淮扬间20余年。其间广记四邻文朋诗友往来酬唱之雅事,遂成《散记》十二卷,乾隆三年(1738)由好友吴震生之刻印行世,这是《散记》的最早刻本。从此,一个普通农家妇女贺双卿的事迹及诗词创作便赖《散记》得以保存和流传,而作为政绩不彰的地方官吏、边缘文人史震林,则因贺双卿的感人事迹与别具魅力的诗词创作而广为人知,并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除史震林《散记》所载贺双卿事迹外,在他同时代及后来的部分文人雅士的著作中,亦都程度不同地涉及贺双卿之事,或辑集其诗词,如董潮(1729-1764),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十八年(1753)所著《东皋杂钞》卷三云:“庆青,姓张氏,润州金坛田家妇也。工诗词,不假师授,然不以村愚怨其匹。有盐贾某,百计谋之,终不可得。以艳语投之者,骂绝不答,可谓以礼自守,胜于张红桥、姚日华多矣。近见其诗词,如《孤鸿》……,《残灯》……,虽纯疵参半,亦颇不俗矣。七言古颇学长吉、飞卿,惜不能全记”。在这段话中,董潮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几个甚为重要的信息:(一)庆青冠以“张氏”之姓。(《散记》中未冠姓氏)(二)表明籍贯身份为“润州金坛田家妇也”。(三)贺双卿“工诗词,不假师授”的灵心慧质。(四)双卿“以礼自守”的坚贞品质。(五)记录了双卿《孤鸿》《残灯》词的代表作。(六)指出了贺双卿七古诗与李贺、温庭筠的渊源关系。(一)(四)(六)三点内容,与《散记》所载不同,这说明贺双卿的事迹与诗词创作情况在民间是颇有几种传说的。董潮与史震林所记载的材料来源不一,故而出现同中有异的现象。而董潮《东皋杂钞》刊行的时间与史震林《散记》刊行的时间相距仅为15年(其时史震林还健在),其可信程度当是较高的。
吴江人郭麟(1767-1831)所作《灵芬仙馆诗话》亦曾记载双卿创作诗词之情况。其云:“绡山女子双卿诗,亦载于汪 庵《撷芳集》中。当时,闺秀诗词甚备,而双卿所作尤为哀艳动人。”《撷芳集》是当时一部搜罗完备的闺秀诗词荟萃本。收在其中的双卿诗词,当是采撷于《散记》,而《散记》刊行至此差不多为五六十年时间。浙江海盐人黄燮清(1805-1864),原名宪清,字韵珊,别号吟香诗舫主人,道光举人。官宜都、松滋知县,有政声。工乐府,有《倚晴楼集》《拙宜园词》,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左右编成《国朝词综续编》。其卷二十二云:“贺双卿,字秋碧,丹阳人,金沙绡山农家周某室。有《雪压轩诗词集》”。光绪乙酉(1885)仲夏重修《丹阳县志》卷三十五“书籍”云:“贺双卿《雪压轩集》,字秋碧,蒋墅人,适金坛绡山周氏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