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庭筠儒释道思想探析.doc
温庭筠儒释道思想探析
摘 要:唐代社会儒释道三教并存,这种现象在文人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在晚唐乱世生活的温庭筠,具有愤世刺世的儒家思想、叛逆不羁的道教思想和显而不浓的佛教思想,且有互相交融的趋势。
关键词:温庭筠 儒释道精神 入世 隐世
温庭筠是晚唐五代著名文人。他生于太原祁地的名门望族温家。其先祖温彦博是初唐宰相,受唐太宗信任与重用,温家显赫一时,但后来家道中落。他被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使温家可以再次飞黄腾达,他本人也有光耀门楣的愿望,但怎奈生逢乱世,志高命舛,他有才难以施展,有怨无法呐喊。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他只能借助其独特甚至被人所诟病的行为和文学作品表现他的内心情怀。在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时代,他的思、情和愤自然也融入了浓厚的三教思想。
一、愤世刺世的儒家思想
温庭筠时刻有着济天下、安苍生的理想愿望,他和所有儒生一样想积极入世、报效国家,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从游庄恪太子,入京求仕不得又漫游江南,寻找机会。即便后来与佛教中人结交也是选择在文人和朝臣中颇有名望的宗密禅师,希望借此可以认识更多的权贵,为入仕打好基础。不过晚唐冷酷残暴的现实打碎了他的理想,使他无法治国安邦,但他内心对于时政的关怀丝毫不减,所以,即使他被世人冠以品行不端、薄于操守、行径恶劣等不堪的标签,他仍不忘通过文学作品揭示和讽刺社会陋象来表达他的愤怒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怀。
温庭筠的传奇小说集《乾子》很能说明他积极入世、关心时政的心态。
首先是《乾(月加巽)子》的创作原因。据考证,这部传奇小说集很有可能是温庭筠为了科举前“温卷”而创作的。“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这些方式容易使举子的才华得到当时名流显贵的认可,更能留给主考官好的印象或得到推荐,增加考中进士的机会,所以,成为举子参加科举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晚唐时受到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的影响,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这种情况下,科举也大受影响,出现许多营私舞弊、暗箱操作的考试弊案。此时,“行卷”“温卷”尤其受举子欢迎和青睐。《乾(月加巽)子》很有可能就是温庭筠为显示自己才华,提高名望,增加科举竞争实力和录取机会积极创作而出的。
另外,小说集中一篇作品叫《阎济美》,讲述举子阎济美几次科举考试不中,后写一首六韵诗给主考官。主考官看过之后对其才华大为惊叹,对未能录取这样的栋梁之才而抱憾。后来阎济美再次参加科举,主考官还是那位大人。在这位惜才主考官帮助下,阎济美考试中虽出了几次小错误,都被这位主考官巧妙周旋过去,最终考中了进士。借这篇小说,温庭筠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一些舞弊问题,更借此表达了他自己渴望通过各种努力得到社会名流的欣赏并顺利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心态。
温庭筠咏史诗也是承载他入世思想的一类重要作品,约有五十多首,其内容主要包括:借古讽今、揭露和抨击时政;抨击藩镇割据、期望国家统一;歌颂先贤英烈,渴望国家再次强大辉煌;借古抒怀,发泄理想无望的愤慨。这些诗几乎都可看作是他借史刺世、借古讽今的佳作。这些作品将历史中的丑恶与晚唐社会的黑暗联系起来。如: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马嵬驿》)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阴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经五丈原》)
两首诗中,《马嵬驿》讲述唐玄宗、杨贵妃遭马嵬兵变而生死相隔之事,对李杨爱情悲剧深表同情,同时揭示晚年李隆基的昏聩荒淫是导致唐代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警醒晚唐统治者要做一代圣贤明君,不能重蹈覆辙。《经五丈原》一诗除却温庭筠向一心忠君报国的诸葛亮致敬之外,更借助刘禅昏庸,使诸葛亮空有雄韬伟略却不能一统中原,且偏信卑劣佞臣谯周谗言的历史事实,表达了他渴望晚唐统治者重用贤臣,一统朝政,安定藩镇割据下动荡不安局势的政治愿望。
从上可以看出,温庭筠虽然未被晚唐统治者重用,但他时刻关心社会现实,永远有一颗济苍生、安天下的儒道之心。
二、自然随性的道教思想
唐代道教盛行,其崇尚自由、率性、超然物外的理念受到人们极力追捧,因为面对处处受挫、时时遭受束缚的现实,人们在道教意识中容易得到精神的解脱和放松。另外,晚唐五代的乱世现状使饱受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荼毒的唐人格外希望生命得到保障,道教的服食丹药、长生不老、各种法术给人们打入了强心针,带去了希望,所以,道教格外受关注,传播十分广泛。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温庭筠身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