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浦民间剪纸.doc
漳浦民间剪纸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2
福建省漳浦县是我国著名的剪纸之乡。剪纸艺术在此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漳浦的剪纸极为精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漳浦剪纸的魅力使无数中外人士对它一往情深,漳浦剪纸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更是催人探索,领悟真趣。
一、漳浦剪纸源远流长
漳浦民间剪纸,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根底,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早,流传广。
据张道一编著《中国民间剪纸集》考证:“自公元前西汉时期造纸开始,便出现用纸剪成的图案花纹。”漳浦剪纸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
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自宋明清以来,漳浦剪纸随着婚嫁寿庆风俗的需要,以剪纸为饰物,广泛应用于各种民间风俗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各种花鸟、鸳鸯、牡丹等代表美好生活以及吉祥的图案,这些贴纸大多会在祭祀以及婚礼中使用。过年过节所使用的剪纸种类也很多,比如“年年有余”、“龙舟竞渡”等等,这些都富有美满、吉祥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为节日营造了快乐、丰富的氛围。
二、漳浦剪纸艺术特色
漳浦的剪纸之所以能够享誉中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剪纸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不从众,不盲目追随潮流,每一个剪纸作品都透露这深深的文化内涵。与北方剪纸的简练、粗犷不同,漳浦剪纸更多的是纤秀、精细,尤其讲究构图上合理性与平衡性,线条流畅,极具美感。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在表现手法上,漳浦剪纸以写实为主,也不失虚拟想象、夸张,因而显得真实、鲜明、形象、生动、可爱。常常文图并茂,配以吉祥文字,有些还配衬色纸,更为绚丽夺目。而“排剪”技法的运用,充分体现漳浦剪纸纤巧细腻的特点,如发丝、羽毛、花瓣,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运用,丝丝入扣,令人拍案叫绝。
漳浦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的飞禽走兽、水族、景物、花卉、瓜果及组字,既有展示历史故事包括:神话、民俗、戏曲等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建国之后,漳浦剪纸艺术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群众生活以及社会活动方面也开始涉猎,并且涌现出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剪纸作品,比如“黄鼠娶妻”,这个作品的特点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了黄鼠夫妇结婚的喜庆场面,不仅有坐轿、抬轿等情节,还包括打鼓、敲锣等创面,非常生动。
三、着力抢救,着手保护,加以发展
随着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漳浦的剪纸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社会开发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得漳浦剪纸有了更加宽阔的艺术发展领域,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必要认识到剪纸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政府以及当地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保护,科学规划其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其艺术价值,积极组织帮助民间剪纸艺人创作,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培训新艺人,培养一批又一批接班人;多次举办剪纸展览会;积极出版剪纸专集;建档立志,组织艺术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使漳浦剪纸走向繁荣。
1959年漳浦剪纸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当地文化部门开始意识到专业人才对于剪纸艺术的重要性,于是聘请了黄素以及陈金等人担任指导教师,并培养了一批以陈秋日、郑小蕊为代表的优秀接班人。1959年国庆10周年,漳浦文化局、文化馆编印一本《漳浦剪纸集》,1962年6月福建省美术协会与省手管局在福州西湖举办“福建省民间剪纸艺术展览”,漳浦剪纸一枝独秀。不久剪纸艺人黄素被漳州美术工艺社聘为剪纸工艺师,成为国家专业剪纸人员,同年被评为福建省劳模。
1965年剪纸新秀陈秋日、高秋云等人被聘到漳浦美术剪纸艺术社工作,进行剪纸艺术生产,剪纸走向市场。建国后,漳浦剪纸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题材,更加丰富多彩,使传统的民间剪纸有了新的生机。1974年林松木、高钱厚等人与当地剪纸艺人合作,并创作了非常优秀的剪纸作品,比如《曙光初照》以及《夜送农机到山村》等等。
1979年建国30周年,该县文化部门相应国家号召,开始积极进行剪纸艺术文化兴建活动,并出版了《漳浦剪纸》第二集,共收录了133幅剪纸作品,剪纸新秀作品占一半,艺术水平大大提高,其中陈秋日、吴碧娜、孔梓英、郑小蕊、高秋云等。优秀作品多,黄素的“老鼠娶亲”、“老鼠偷蛋”、“龙飞凤舞”,陈秋日“祖国颂,吴碧娜的“奔向2000年”,高秋云的“劳武结合,郑小蕊的“唱英雄”、“李时珍等,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风格。
1985年春节,漳浦和佛山、扬州、丰宁、安塞、海伦、望城、高密、蓟县、蔚县等10县市剪纸联展上,特辟“间浦剪纸”专馆,共展出84幅作品。1985年,漳浦剪纸艺术黄素、林桃、陈秋日等7人被中国剪纸研究会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