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传媒的历史与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传媒的历史与文化.doc

电影传媒的历史与文化   编者按:从传统的工业时代到媒介融合的当今社会,电影传媒有自身的历史流变和文化特性。通过对电影传媒的研究,可以窥见电影文化观念和电影美学观念在不同意识形态中的流淌。2015年12月1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创作与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活动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434会议室举行。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李洋教授共同策划、主持。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三位博士生为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影视系主任陈阳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刘俊博士等嘉宾一起参与了对话与讨论。   一、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历史   王伟(北京大学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博士):作为全世界用户最多、覆盖面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影网站,IMDb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支力量。由于新媒体的高速、快捷、流动等特性,这使得IMDb的历史梳理成为一个问题。显然,通史和断代史这种以时间为划分维度的历史书写方式对于电影网站这类新媒体来说并不适用。而从巴迪欧所提出的“事件”的角度,可以作为当代史背景下的电影网站的历史书写理路。对于那些由“事件”所导致的“断裂”,需要书写者用个人的知识结构补齐。今天我主要从IMDb的创建前后的过程,及其在整个发展时间线上的大事件,论述IMDb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四条主要路径,希冀为电影网站的历史书写及历史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美国电影网站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是由柯尔?尼德姆创建于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是一个关于电影、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互联网电影数据库,收录了电影及电视剧的简介、片长、导演、演员等信息,以IMDb 250电影榜单、STARMeter明星星级以及用户的打分和评论为世界影迷喜爱并熟知。   2015年10月17日,IMDb迎来了它的25周岁生日,网站举行了大型的庆典活动,并推出了最受欢迎的25部电影、电视剧、最吸金的25位导演等一系列榜单。这些榜单无一例外,都将边界限定在“在过去的25年里”,很显然,这是基于将1990年作为其创建元年的共识。值得深究的是,IMDb是1990年创建的吗?如果是,那么认定这个时间节点的理由是什么?IMDb这个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启用的?在创建之前,它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其后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有哪些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这个过程?又有哪些重要动因驱动其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IMDb?   我把第一个事件称为“被忽视的十分钟”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尼德姆用VHS录播系统将影片的片头和片尾拷贝下来,这是记录电影信息的“原始时期”,这些信息的时长大约是十分钟。用尼德姆自己的话说,“IMDb的创建,是源于我对电影的爱和对技术的爱的一种碰撞。”第二个事件叫做“最美的眼睛” ,最早开始整理并传播电影信息的是rec.arts.movies网络讨论组。尼德姆及其他用户前后整理了名为“最美的眼睛”的女演员列表、男演员列表、好莱坞黄金时代已故男女演员列表,以及导演列表,这四个列表基本构成了IMDb的雏形。第三是“下放的权限”,尼德姆及其他技术宅通过编写一些可以抓取数据库中的电影列表的命令行脚本,将电影信息分享给其他网友。1990年10月17日,尼德姆将自己的电影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公开,这是IMDb创建的起点。之后,是“信息银行”。随着万维网时代的到来,志愿者威尔士卡迪夫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在读博士罗伯?哈蒂尔,借用其所就读的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服务器空间为其建立了网站。并于1993年5月正式发布,命名为“卡迪夫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在1996年,IMDb电影互联网公司在英国成立,创始人尼德姆出任公司的总经理。然而,就在注册的这一天,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也正好正在举行,所以这个公司的成立并没有备受瞩目。这被我称之为“撞车奥斯卡”。第六,是“列装亚马逊”,1998年4月27日,亚马逊正式收购IMDb,并将其作为亚马逊公司集团旗下的独立子公司。IMDb正式“列装”入亚马逊这支“商业航母”舰队。最后,在2001年12月5日,推出了专业订阅服务IMDbPro。这项服务主要提供电影制作细节、票房详情、公司目录等电影信息,专门为电影从业人员设计。IMDbPro的订阅成为区分影迷和电影专业人员的一把可能的“标尺”。我把这个事件取名为“另一条路径”。   就此,我还总结了IMDb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四条主要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网站性质的转型。从1990年创建的IMDb到2002年生发的IMDbPro,网站定位从影迷网站拓宽至专业网站,这也使得其主要用户从影迷拓展到影评人、电影记者,乃至电影导演和制片人。而IMDb的创建者由尼德姆等技术发烧友,拓宽至全球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