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导学案 苏教版.docVIP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导学案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数小数乘计法算题练习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导学案 苏教版 一年二班 姓名 ( ) 一、学习目标 1.【诵读】有感情地朗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字词】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3.【理解】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致用】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二、预习过程 第一步: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息,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第二步:学习两首诗 顺序:字词——句——诗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1.让学生读文,并从诗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内容理解词语。   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查字典,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原知”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诉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自己。   3.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练习掌握。   九州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文中指南宋军队。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诉你的父亲。   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悲痛。   无忘:不要忘记。   北定:向北进军平定。   剑外:现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而下的泪水。   漫卷:胡乱卷起。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第二步:诵读课文 读出诗人“喜欲狂”的心情和爱国的情怀。可以这样停顿、读出重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学习过程 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参考:“喜欲狂”是指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后,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可以从诗中的“涕泪满衣裳”、“放歌”、“纵酒”、“漫卷诗书”、“即从……穿”、“便下……向”这些词语体会出来。) 3、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请你用你的个性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儿》 读 诗的重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韵铿锵。我们在朗读时,不仅要把感情读出来,而且要把诗的节奏和韵脚读出来,并通过反复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先说一说诗主要写了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 (参考:陆游临终前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是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是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千万别忘了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呀!) 第三步:拓展探究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