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新文化运动课件概要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 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列作品中,提出文学改良八项主张、并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青年杂志》??? D.《文学革命论》 3、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 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 4、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5、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这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 复习巩固: 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局限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3、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4、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5、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一本杂志,一个时代 ——新文化运动 基本要求: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发展要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陈独秀的一生:康党-革命党-共产党 陈独秀(1879-1942) 1915年,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他会看到或者听到哪些不合时宜的事呢? 1915年1月签订“二十一条” 1914年12月,袁世凯 “祭孔” 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办刊起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并迁往北京。 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吾国之社会,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二、解读杂志封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封面人物:卡内基、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富兰克林 德先生(民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及自由、平等的理念等 封建专制 赛先生(科学):指自然科学及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愚昧迷信 目的: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 ?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陈烈女名宛珍,三世居上海。年十七,许配给王运甫之子、年十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尽。其家人觉察,仓皇施救,已经赶不及了,死时距其未婚夫之死仅三时而已。不久,上海县知事送来烈女的牌匾。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