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七月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詩經·豳風·七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将《诗经》分为 《風》、《雅》、《頌》三大類。 《風》為帶有地方色彩的民間土樂,其中应有经乐师修润过的民歌; 《雅》為產生于國都一帶的正樂,多為貴族士大夫所作; 《頌》為宗廟祭祀的舞樂。 三家詩:漢初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嬰傳詩,被立於學官,分別稱《魯詩》、《齊詩》、《韓詩》。 《毛詩》:魯人毛亨、趙人毛萇傳詩稱《毛詩》,毛氏為《詩經》作解說,稱《毛傳》《毛詩》興而三家詩廢。 東漢鄭玄為《毛詩》作《箋》,即對《毛傳》進行補充和訂正。 唐孔穎達為《毛傳》《鄭箋》作疏解,称《孔疏》,因其被確立為官方規範化的解說,故亦稱《正義》。 《七月》创作时代与作者: 《毛诗序》:“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毛传》:“周公遭变故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 [清]方玉润:“《七月》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胄,位居冢宰,岂暇为此?”(《诗经原始》卷八) [清]崔述:“玩此诗醇古朴茂,与成、康时诗皆不類……然则此诗当为大(太)王以前豳之旧诗,盖周公述之以戒成王,而后世因误为周公所做耳。” (《丰镐考信录》) 農夫的身份問題:奴隸?農奴? 從詩中內容來看,農夫生活極其艱苦,但有家庭,有私有財産,當以農奴說爲是。 關於本詩曆法:我取兼用夏、周两代历法说。诗中凡言某月者,皆用夏历,凡言某之日者,皆用周历。 古代“三正”:夏建寅、殷建丑、周建子。即:夏、商、周三代的历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建岁首(即每年的始月,正月)的不同。 古人观测到黄昏时分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一年中在人的视运动中正好循环一周,幻灯片 9于是将其勺柄所指的方向,划分为十二个等分,按顺序分别以十二地支称之。幻灯片 10 《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毛传》:“一之日,周正月也”,“二之日,殷正月也”,“三之日,夏正月也”。孔子主张“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至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历法,规定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故今人稱阴历為夏历、农历。 首章: 火:大火星,恒星。《尚书·虞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大戴礼记·夏小正》于五月称“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 “七月流火”的潛台詞是“暑退將寒”。 朱熹《詩集傳》引王安石語:“仰觀星日霜露之變,俯察草木昆蟲之化,以觀天時,以授民事。” 授衣:郭沫若: “古时对于农民应该有一定的制服,就如现今发军服一样。”(《青铜时代》第116页) [清]马瑞辰:“凡言‘授衣’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完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毛诗传笺通释》卷 十六)。 觱發:風寒貌;一說“寒風觸物聲”。 [清]钱大昕:“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十驾斋养心录》卷五) 马瑞辰:“《传》‘于耜,始修耒耜也’,瑞辰按:于耜与举趾相对成文,于犹为也。”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偶文字異義同” 趾,通“止” 脚。舉止:《毛传》“举足而耕”。 “我”:朱熹:“家长自我也”。 “馌”,《说文》:“饷田也。” “田畯”,大概是负责监管农夫劳动的官员。王粲 《务本论》:“设农师以监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则喜而受赏,田不垦则怒而加罚。” 首章从农夫哀叹严冬难捱,说到天一转暖,即下田耕种。 二章: 興句:朱熹:“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辭也。”(《詩集传》卷一) 春日:夏歷三月的别稱。 “載”,可看作是關聯詞語。 陽:《說文》:“高明也”,此处可作陽光明媚解。 遲遲:舒緩貌。此处是白晝漸長的意思。 《詩·小雅·采薇》:“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蘩”即白蒿、艾蒿。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引明徐光启:“蠶子未出者,鬻蘩沃之則易出也。” 殆及公子同歸: 《戰國策·趙策三》“鬼侯有子而好。” 《孔疏》:“……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公子”為“豳公之子,乃女公子也”, “将随女公子嫁为媵”。 《国语·晋语》“秦伯归女五人。” 注:“归,嫁也。” 《说文》:“归,女嫁也。”段注:“自家而出谓之嫁,至夫之家曰归。” 《诗·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传》云“春女悲”。《箋》云“春女感陽氣而思男”。 二章重在写采桑女奴的辛酸。 蚕箔:《汉书·绛侯周勃世家》载“周勃以织薄曲生。”颜师古注云:“苇薄为曲。北方养蚕者多,农家宅院后或园圃间多种萑苇以为箔材,秋后芟取,皆能自织,方可四丈。” 《笺》:“条桑,枝落之采其葉也。” 斨:方孔方刃的斧子。这里斧斨连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