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
作者简介:???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不可能成功的。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欲擒故纵、缩短距离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
⑵“谨庠序之教”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13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14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第一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第二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第六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第四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Numbers》46课程教案.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4》Revision教学设计.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5》教学设计1.doc
- 人民教育出版新起点英语一上《Unit6Fruit》word课程教案1.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7课《滕王阁序》课程教案.doc
- 2016北京语文选修第7课《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目及答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10课《葡萄的精灵》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13课《遥远的自然》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二首》故土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4课《诗二首》预言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3课《狱中上母书》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7课《呐喊自序》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一第9课《再别康桥》导学案.doc
- 2016北师大语文必修三第13课《送穷文》课程教案.doc
最近下载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pdf VIP
- 《工程化学基础》教案-第3章-2011.ppt VIP
- 抗日英雄王二小.pptx VIP
- 第5课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模板.docx VIP
- 全套SPC表格(很全面) CPK.xls VIP
- T_CI 540-2024 红枣蒸馏酒生产技术规程.pdf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高速公路通信迁改).docx VIP
- Part3-4 Unit6 Craftsmanship课件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