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物写作-中国医药大学
人物寫作 中國醫藥大學 林照真(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 caroline@mail.nctu.edu.tw 人物新聞與人物採訪 人物新聞是新聞的一類,因人而重要,但也可能與事件有關,與以議題為主的新聞不同 人物新聞是指「特定人物」本身,就足以構成報導素材 人物新聞包含面廣,性質差別極大,有軟新聞(弱勢者、名人)、有硬新聞(元首、政經人物),但都是眾人取勝 人物新聞,讀者特別容易吸收 一般人物寫作的幾個缺失 採訪與資料收集不足 資料消化不足 理解力不足 寫作時間不足 「人物」該如何在媒體中呈現 特定人物訊息之報導 「問答式」之專訪 專訪後之「紀錄整理」 專訪後之「特寫」 如何展開人物採訪 表明報導者身分的所有談話與資料蒐集工作,就是採訪 由報導者主動,並努力獲得他人理解與支持 針對議題提出問題,透過親身接觸來取得新聞 能讓談話關係延續的才是成功的採訪 人物採訪幾個注意事項 報導者本身要清楚新聞重點,並在心裡進行新聞判斷 儘可能爭取你需要的採訪時間 一定要聽清楚對方所說的話,聽不清楚一定要問清楚 壓迫式的採訪 使用沈默的技巧 練習觀察力 想想,平時是否有養成注意觀察的習慣?自己到底觀察到什麼程度? 要觀察什麼? 主角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 與主角接近的人 主角四週的場景,有何與主角相輝映或是反差 觀察力 觀察力是記者很重要的本事 看臉色吃飯 隨時都在觀察 要觀察到顏色、聲音、表情等許多細節,而非只是他的意見看法而已。 除了用眼睛看,也要用嘴巴提出問題,然後就其回答繼續觀察 人物新聞介紹 人事新聞-包括職位的調動 人物本身就有相當的重要性 專業人士新聞 名人新聞 爭議人士的新聞(權力鬥爭的兩方、勢均力敵的兩方) 熱門新聞中的重要人物 溫馨的人物新聞(小人物、弱勢人士) 回歸到校園中的人物新聞 專業醫師 教師 職員 其實種類很多,不必受限 人物新聞寫作 與一般寫作原則相似,即破題的導言寫作極為重要,每一段的邏輯也很重要 能訪問到當事人與相關人 寫作要遵守真實原則,不能杜撰,不爛用形容辭 人物新聞的直接報導 以「別成為直昇機老師」為例-有記者的描述,但有許多是張乃文老師的意見表達,如果是探究某一種理念,就可用直接報導來寫。 如「張乃文認為」、「張乃文指出」等,就是一種意見的討論 廖江川似也可以人物新聞的方式處理 人物新聞的導言 「直昇機」不只是形容父母,如今老師也被要求扮演「直昇機」角色,但(頭銜)張乃文卻認為這一代的孩子就是因為過度呵護,才造成許多學習的歪風。張乃文甚至不斷提醒自己,千萬別成為下一個直昇機。 人物專訪之採訪 此特定人士具有新聞價值 首先要了解其新聞價值何在 因為其談話珍貴,採專訪方式處理,可以呈現更多 幾個專訪案例 「專訪賴志河老師」、「專訪黃恆立老師」、「專訪蔡孟宏老師」、「專訪許朝添老師」 為何認為需要以專訪方式進行? 其實也是希望著重理念的探討、意見的交換 專訪的兩種呈現形式 問與答:要把所有問題,有系統地整理出來,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呈現 記錄整理:由報導者來記錄整理,受訪者口述,以第一人稱來寫 問答方式 對方是個重要的新聞人物,他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 要針對正在發生的新聞議題來設計問題 有問有答,需要事先準備問題,在現場時要設法追問 要充分反映受訪者意見 人物以QA問答方式處理的採訪寫作實務 一、以QA問答方式處理時,必須完全照其談話,儘可能使用錄音機。 二、即使談話時有一定的順序,但寫作時仍須稍加整理,使其更有條理。 三、因為是問題全部記錄,因而記者的問題須力求清晰。 四、在QA問答新聞呈現前的導言寫作,與記者會的導言寫作相同,須找出最強烈的新聞點做開場。但範圍又比記者會豐富,如受訪者的態度,如沈默、大哭、大笑等,反而是很好的新聞開頭。 記錄整理方式 全篇以「第一人稱」敘述 記者在幕後,但還是扮演重要角色 要以被記錄者的談話性質來決定採取的文體 要充分反映受訪者意見 人物記錄整理之採訪寫作實務 一、可以為記錄整理者之人物必須有其新聞性。 二、新聞寫作是以第一人稱式構成,即是說話者的口氣,記者只是「代工」。 三、記者雖然只是協助記錄整理,但仍須把握問問題的方式。記者不須把自己當白痴,主動權全部交給受訪者。 四、整篇採訪稿變成是一篇文章,但不再是五個W、一個H的純粹新聞寫作方式,而是有感情、有情緒、有好惡之文章。 人物專訪呈現方式的選擇 兩種採訪方式有些差異:問答方式較正式;紀錄與特寫較輕鬆 兩者的呈現有不同效果,應依據人物特性,決定要以何種筆調撰寫 並考量用何種方式,可以讓此人有更多被了解的機會 人物特寫方式 是完全以記者的觀察與描述完成 在特寫前,必然會有深入的採訪 會有特定的觀點來寫 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