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 古诗两首教案 湘教版.doc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 古诗两首教案 湘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津镇中心小营学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上津镇中心小营学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上津镇中心小营学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 古诗两首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教学难点】 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读、悟、议、演结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浪淘沙》,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多媒体出示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3.在下面这幅画上,抄写古诗。看看谁的“古诗配画”最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江雪》,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课件(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 钩 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