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docVIP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doc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疗程皆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纳差”、“痞满”、“嗳气”、“嘈杂”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痞满”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29例,治疗后转阴性14例,转阴率为4828%,观察组治疗前幽门螺杆菌阳性30例,治疗后转阴性26例,转阴率为8667%,2组转阴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升降,补泻兼施,能够改善胃症状,抑制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038-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过程,胃黏膜上皮遭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出现肠化生、异型增生,甚至癌变[1]。临床症状一般为贫血、消瘦、消化不良、腹泻、胃酸减少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癌前病变需要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积极有效的治疗意义重大[2]。本文就半夏泻心汤与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入选标准:经纤维胃镜和活检病理组织检查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的诊断标准。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2±185)岁,病程:15~16 a,幽门螺杆菌阳性2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68±171)岁,病程:23~19 a,幽门螺杆菌阳性30例。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制半夏15 g,黄芩10 g,干姜9 g,党参15 g,炙甘草6 g,黄连5 g,大枣5枚)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适当加减,疼痛甚者,可加白芍、川楝子、延胡索;脾胃虚寒者,加白术、黄芪、吴茱萸或重用干姜;胃气滞者加紫苏梗、制香附、炒柴胡;血瘀者可加丹参、当归。将上述药物加入水4L,浸泡4h后将药和水煮到剩余原来水量的60%,把里面的药渣过滤掉,然后再煮去的水量,剩下的药液分成3份,早午晚各服1份,每日1剂。疗程皆为3个月。   13疗效评定根据 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别观察评定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纳差、痞满、嗳气、嘈杂)分布及积分变化情况,如采用0~4分5个等级评分,0分是无症状,4分是症状非常严重;慢性胃炎在胃镜下分为3级,I级:颗粒细小,血管部分透见,II级:颗粒中等,血管连续均匀透见,III级:颗粒粗大,皱襞消失,血管达表层[5]。治疗后胃镜结果I级判断为治愈;病情减轻,等级下降者判断为好转;无变化者或者加重者判断为无效;检查治疗前后胃黏膜表面上皮、腺管上皮、黏液层、小凹上皮表面的幽门螺杆菌,记录其转阴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均由SPSS170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2组数据资料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症状积分分布及改善情况见表1。   222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比较见表2。   23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比较见表3。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以脘腹胀满,痞塞不通,嘈杂不舒,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6]。   胃主“受纳”,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主“通降”。《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体现了胃于人体的重要性。然胃腑与外界相通,为患最易,慢性萎缩性胃炎即少阳误下而中气不足,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气机结滞,脾胃升降失调。半夏泻心汤以小柴胡汤为师,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去柴胡、生姜解表之效,取干姜、黄连和解少阳之用,为和胃止呕,消痞散结之良方。寒温同用,补泻兼施,相辅相成。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中,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