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宁:从城市到农村去扎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小宁:从城市到农村去扎根.doc

吴小宁:从城市到农村去扎根   她也想到过放弃。但每当她到村里走走,看到朴实的百姓,看到村里的贫困情形,又会激起她奋战到底的决心:一定要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不论前边遇到多大困难。   初次见到吴小宁,是今年元旦后不久,在淝河镇“采摘园”,小宁秀发飘逸,白净的脸上笑意盈盈,看上去朴实、秀气而阳光,单从外表看,很像一位普通高中生;一经深入了解,不仅大为吃惊,原来她不仅担任着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更了不起的是,目前她还租了103亩地、总投资150万元,建立了一个创业园,她准备以此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呢。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吴小宁1991年出生在亳州城,小时候在城里长大,上大学一年级时就入了党,2013年,吴小宁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如何就业就摆在她与家人面前,“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小宁的选择,可她的父母怕她在农村受苦,就努力要在城里给她找个轻松的工作。但最终父母没能拗过小宁,小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参加考试,成了安徽省第六批大学生村干部,被选聘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大康村任职。   初到大康村时,吴小宁作为村书记助理,很快融入到了大康村两委班子,主动分担了文件资料整理、报表设计等工作。其次是深入拜访,大康村作为贫困村,有许多困难户,她记在心上,同村书记一起先去走家串户调查了解贫困户和一些农户的基本情况,再去拜访村里老党员和一些老队长,然后,大家集思广益想找出一条能带领大康村脱贫致富的道路。慢慢地她和村民打成了一片,大康村村民,无人不识这位热心肠时刻为民操心的女大学生村干部。   吴爸爸捧出了房产证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与调研,吴小宁对大康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在她脑中渐渐形成,她要带动大康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以农业种粮为主为以大棚蔬菜为支柱产业。并于2015年6月,在大康村建成了“淝河镇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小宁生态采摘园”,创业园面积103亩,通过土地流转,跟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租金为每亩地850元,总投资150万元。   万事开头难,小宁刚开始创业就遇到重重困难。听到吴小宁要建设大棚,家人亲戚朋友极力反对,当提到要投那么多钱的时候,家人更是反对。为了坚定这个信心,吴小宁就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她先从自己丈夫入手,告诉他关于建设大棚的原因和以后的发展前景,因为都是年轻人,很容易就达成了共鸣。她先把结婚陪嫁的存款拿了出来,又通过村干部青年创业渠道贷款10万元,还通过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镇政府支持一部分,可是合计一下还差许多钱。   最终她只能从家里人入手啦,她告诉爸妈,自己准备在大康建设蔬菜大棚,是为了帮助大康人民脱贫致富。为了让爸妈更加信服她的话,她把整个关于建设大棚的计划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都一一分析,但是仍然没能说服爸妈。她左右为难,又找到了一些村干部创业的优秀事例,让爸妈看看这些人是怎样扎根基层的。她跟爸妈打亲情牌,天天晚上回家都会和家人说创业的事,一星期不行,就两个星期,一直在家盯了一个月,最后爸妈终于被说服了,他们拿出了自己的半辈子积蓄,又拿出了家里的房产证,让吴小宁再贷一部分款。   吴小宁拿着存折和房产证,半天说不出话来。吴爸爸说:“孩子,要干就干出个名堂,大康村以后就靠你了,咱们舍了小家,也要为大家。” 父母的举动,让吴小宁打湿了双眼,但更坚定了她一条路走到底的决心。   一切都要重新学   资金困难解决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建大棚了。最初主要是买钢管,钢管好不好,决定着大棚牢固不牢固,为此吴小宁拜访了谯城区所有蔬菜基地种植大户,从张店乡刘松年基地,到城父余建峰基地,再到立德铁庄基地,到处去取经。最后,吴小宁又和村两委干部一起跑到和县买到便宜优质的天津热镀锌管子。   刚开始扎大棚的时候,买的扎棚器不合适,市场上都是用手按下去的扎棚器,兑上水,在地上按出一个直径32毫米的圆洞,然后再把钢管一根一根插进去,工人们感觉打洞眼特别慢而且很累手,小宁自己也累得全身酸疼,而且进度又很慢,对此吴小宁很着急。   她整晚都在琢磨怎么能打洞眼更快,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如果在扎棚器两边焊上两个脚蹬子,用脚蹬扎棚,不是更快吗?因为两脚的力气肯定比两手的力气大得多。第二天她兴奋地找到工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工人们都说行,于是她就到集镇上,找到电焊修车工,焊接了两个脚蹬子,拿回来让工人试验,果然这样干活既不费力气,又很快,大大提高了扎棚速度。   刚开始一周吴小宁确实很累,她从来没有干过这么重的活,自己在家也没有做过饭,可是在这里一切都要重新学,每天拖着全身疼痛的身体烧水又煮饭,慢慢地习惯了,自己也不感觉那么累了,毕竟心里有奔头呀。   接着就是施肥旋地。这期间,由于旋耕机手的操作失误,旋坏了别人地里生长两年的藏红花,赔了2万块,当时吴小宁想到过放弃,那时的心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