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屠呦呦一株青蒿夺诺冠.doc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屠呦呦一株青蒿夺诺冠
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幸福总是来得这么突然。没有预告,没有通知,10月5日晚间,像往常一样,85岁的屠呦呦在北京的家里,与老伴儿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一段画外音竟传出自己的名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来自日本、爱尔兰的两位科学家,因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共同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作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有些意外,却又不是很意外。”
事实上,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正因它如此重要,且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屠呦呦成为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本期“封面文章”就让我们来看看和疟原虫“斗”了一辈子的屠呦呦如何用小草拯救世界。
抗疟“奇迹”中国造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上第12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女科学家。事实上,在她之前,中国科学界与诺贝尔奖之间已纠缠了几十年。
20世纪中期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共计8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崔琦、高锟,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和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呦呦。这8人中,前6位为外籍华裔,李远哲生长于台湾,只有屠呦呦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书香门第,名字典出《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以此取名的屠呦呦正是用诗句中的这株小草影响了世界。
说到屠呦呦的研究,还有一段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影响战争局势的关键因素。美国等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一个旨在援外的紧急项目启动了。项目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有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也是机缘巧合,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作为研究课题组组长,成为该项研究的关键人物。
长期从事中药学研究的屠呦呦决定带领科研团队从历代医学典籍、本草和偏方入手,进行实验研究。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最终,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了中药材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其他几家科研机构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经过那么多次失败,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遍查典籍,多方分析,直到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汁而非煎服,温度成了关键。由此出发,研究团队试着采用低温提取,首次以乙醚为溶剂,制备出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
在此基础上,屠呦呦团队又分离纯化出青蒿素,并与全国多个研究团队一起展开深入研究,这一项提纯,竟做了190次。1971年10月,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证明,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经过不懈努力,青蒿素、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复方蒿甲醚……多个青蒿素类抗疟药先后诞生。至此,我国利用青蒿素抗击疟疾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株小草影响了世界
历史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4次颁发给疟疾防治领域的科学家。
1902年,毕生研究热带疾病的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因为发现疟疾通过蚊虫而传播,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法国医生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因为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而获得了诺奖。
1948年,瑞士化学家赫尔曼?穆勒因为在DDT杀死昆虫、控制疟疾等虫媒病中作出的重大贡献而得到了第3个和疟疾有关的诺奖。
时隔数10年后,屠呦呦及其研究得以诺奖青睐,主要是因为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并成为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而她发现的青蒿素,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
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什么药物?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疟疾。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胸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doc
- 右美托咪定对ICU患者血糖以及激素水平的影响.doc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oc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doc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doc
-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分析.doc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oc
-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doc
- 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效果研究.doc
-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镇静效应.doc
- (高清版)DB4210∕T 33-2020 《中稻(籼稻)盛夏热、冷害防控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11∕T 19-2023 《白莲河青背鳙生产技术规范》.pdf
- (高清版)DB4211∕T 21-2023 《茶树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12∕T 33-2020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管理规范》.pdf
- (高清版)DB4206∕T 37-2021 《大马士革玫瑰扦插繁育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210∕T 39-2020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pdf
- (高清版)DB4206∕T 52-2023 《散葬烈士墓迁葬仪式规范》.pdf
- (高清版)DB4206∕T 59-2023 《科普研学基(营)地基本要求》.pdf
- (高清版)DB4206∕T 61-2023 《在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性能测试方法》.pdf
- (高清版)DB4206∕T 83-2024 《血耳段木栽培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