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4课件.ppt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酸雨的危害 降低水体PH值,使水中生物受到极大威胁,仅加拿大就有4500个湖泊变成“死湖”,水中生物濒临绝迹。 酸雨给陆上植物和土壤带来伤害。 建筑和露天材料 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酸雨还使土壤中的铝、汞等十分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这不仅对陆地植物,而且对水生的动植物都是十分有害的。 七、酸性降水 1. 降水的pH值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2、 降水pH的背景值 七、酸性降水 3 、降水的化学组成 (1)降水的组成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4、 酸雨的化学组成 七、酸性降水 分析测定的化学组分: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七、酸性降水 5、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 (2)大气中的氨 5、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4)天气形势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八、大气颗粒物 大气是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 — 气溶胶体系。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颗粒物。 参与了大气降水过程 —— 饱和水蒸气以大气颗粒物为核心而形成云、雾、雨、雪等。 大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颗粒物中 —— 通过人的呼吸过程吸人体内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中一些污染物的载体或反应床 —— 因而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天然来源 (如地面扬尘,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爆发所释放出来的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抱子等。) 人为来源 (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所排放出来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出来的含铅化合物,以及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出来的Sq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粒子等。 一次颗粒物 —— 直接由污染源徘放出来的。 二次颗粒物 —— 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1、 颗粒物的粒度 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对于大气粒子,目前采用有效直径表示 —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分类: 总悬浮颗粒物 飘尘 降尘 可吸入粒子 2、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无机颗粒物:其成分有颗粒物形成过程决定。 有机颗粒物:大气中有机物质凝聚而成或有机 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而形成的。 3、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 干沉降 湿沉降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最早提及温室效应的是法国数学家傅立叶(1827),后来阿仑尼乌斯(1896)建立了温室效应基本理论。1967年日本学者真锅利用计算机建立了模型,来推算CO2浓度与气温间的定量关系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应当说明,CO2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虽比CO2小得多,有的要小好几个量级,但它们的温室效应作用却比CO2强得多。因此它们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根据IPCC第二次《报告》,都只比CO2低一个量级。 如果说它们对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总贡献和CO2相比,在1960年以前还是很小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便会和CO2并驾齐驱以至超过CO2,这是不可忽视的。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 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