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7.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十七
古代商业的发展
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荆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解析】选A。据材料“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和“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可知诸侯国君重视商业,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
2.(2015·福州模拟)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 ( )
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
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
【解析】选B。“商贾多居住于市内”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错误;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说明坊市制度具有时代特色,故B正确;材料内容仍是“坊市制度”,不能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错误;“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5·武汉调研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3.(2016·唐山质检)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国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
【解析】选B。诗词中反映出唐朝长安的商业活动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宋代的汴州打破了商业活动的地区和时间的界限,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经济职能加强,故B正确。
4.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
时间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据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整理
A.北宋的税收主要来自商业贸易
B.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税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北宋的赋税逐年加重
【解析】选B。从表格中可以知道,北宋时期“年商税额”和“指数”在不断增长,商税的增加说明了北宋商业不断发展,故B正确。
5.(2016·黄冈模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 ( )
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B.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选B。江南地区的民间习俗,与宗教信仰无关,故A错误;江南地区的民间习俗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B正确;江南地区的民间习俗是商品经济影响的结果,与忠君思想无关,故C错误;明清时期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实质提高,故D错误。
6.(2015·惠州调研)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解析】选C。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人口和城区的规模发展,故C正确。
7.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 )
A.土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
【解析】选B。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诡寄”“飞洒”“移丘换段”各种现象层出不穷,凸显了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