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心理治疗.ppt

治療師的無止境責任 兒童:以不毀壞其個人靈魂的狀態下釋放他們 的能量。(Kramer) 青少年:接納迷失的他們的自我攻擊和破壞的 企圖以及駕馭其優勢力量,朝向自我 追尋和成長之間取得平衡。(Moon) 當青少年企圖/故意激怒或傷害治療師時, 不要將那些 take it personally,這是大 多數治療師都很難維持的一種清晰界線/立 場。這些挑釁行為其實是他們過去與他人衝 突經驗的戲劇性重演。應該要保持冷靜卻在 情緒上與他們同在,卻不企圖使他們覺得好 過些,而是應該去學習如何與這些情緒、感 覺和平共存。 彩虹下的陽光 藝術治療簡介與作品分享 台中榮民總醫院 藝術心理治療師 王華雯 * 我們看到的,不是事物 本身的樣子,而是我們 以我們本身的樣子來看 事物。 * 藝術治療的起源-藝術與儀式的結合 Wilson(1998)認為藝術能滋養人對探索 未知或神秘的渴望。遠古人類們每天面 對且掙扎於許許多多大自然的謎題當中 ,他們嘗試利用藝術或儀式來舒緩對未 知的恐懼,以期獲得在在心理層面上對 於未知的掌控,並聯結個體與個體之間 的關係,將一些具有文化價值和生存訊 息傳承下去。 * 瑞典發現的神祕壁畫 * 馬古拉洞穴中的壁畫描繪了舞蹈的女人、跳舞和打獵的 男人、帶有面具的男人、大型動物、太陽、星辰和各種 勞動工具和植物。這些複雜的史前壁畫豐富地暗示著遠 古人類智力和精神方面的特徵。 * 藝術治療的界線 ◎保密安全的空間 ◎固定的治療空間與媒材的擺放 ◎固定(開始與結束)的時間 ◎持續性 ◎對個案隱私與作品的保密 ◎安全的原則 ◎避開治療時間以外不必要關係的延續 * 什麼是藝術治療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 ◎藝術創作的過程即是治療 ◎藝術治療:創造性藝術表達與心理治 療的結合。 ◎個案在治療關係中透過藝術媒材,從 事視覺創造性藝術表達。 * ◎藉此圖像可反映與統整個人的發展、 能力、人格、興趣、意念、潛意識與 內心的情感狀態。 ◎在治療關係中的表達經驗和作品呈現 出來的回饋,具有發展(成長)、抒發 、預防、診斷參考和治療功能。 什麼是藝術治療 (續) * 創作品 案主 治療師 媒材的選擇 空間規劃 時間安排 藝術治療的三角關係 * 藝術治療的特色 1.藝術治療的表達,常運用心象作思考。 2.藝術治療因具非語言溝通的特質,治療 的對象廣或可減少對案主的二次傷害。 3.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當事人較能投入 於事件的主體,降低防衛心理 。 * 藝術治療的特色(續) 4.藝術創作可以是憤怒、敵視感覺的安 全發洩。 5.藝術治療的成品是一種診斷指標,可 用來做個案其他資料的補充。 * 6.當藝術治療團體中的團員在創作,陳述 其作品,和團體分享時,常能喚起或刺 激旁觀成員的情緒反應,加強其他成員 積極參與活動的動機,增進團體的互動 和凝聚力。 藝術治療的特色(續) * 藝術治療的對象 1.一般人:希望激發潛能、培養健康人格、尋求自我成長。 2.精神健康領域:與精神健康相關之病患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妄想症、煙癮、酒癮、藥癮、人格問題、適應障礙、強迫症、各類恐懼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患者。 * 藝術治療的對象(續) 3.發展與學習困難領域:包括發展遲緩、智能障礙、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情緒障礙、學習障礙、行為問題等。 4.支持性醫療領域:醫院中生理疾病的住院病患,例如兒科病房、緩和療護病房等。(住院病人、安寧共照、安寧居家、情緒支持、心願完成、悲傷撫慰...) * 創造動力的觀點(一) Lionel Trilling 認為藝術裡的幻境呈現的目的是在讓內在幻想與現實建構更靠近與真實的關係。 創作行為幫助創作者增加對外在世界的意識感,以幫助創作者適應世界,以提高生存的機會。換句話說,創造力具有適應的功能。 創造力是追求自我認同的表現,而自我認同就是一種內在統一的感受。 ( Anthony Storr 1972 ) * 創造動力的觀點(二) 視覺創作動力來源是心理壓抑的部分被推至表層,並有獲取滿足的需求。 人類的自戀特質無法忍受部份自我是不被愛或隱藏的,因此透過創作展示隱藏與未處理的部份。 人類內心克服孤寂感的強烈需求,透過創作,人類參與他人內在世界,但卻無須失去個體的完整性。 ( Karmer 2000 ) * 攻擊性主題的創作 案主將過去不愉快的經驗或是對於生活的恐懼 與焦慮轉化成攻擊性主題的創作,尤其是口腔 攻擊的形式: 1.輕度:貓吃老鼠、大野狼、飢餓的蛇、怪物 的牙齒、有舌頭的恐龍… 2.中度:殺人鯨、睡覺的大蛇、吃兔子的蛇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