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练生活津贴申请及发放作业-OpenWebMail.doc
訓練生活津貼申請及發放作業
依據就業保險法/就業促進津貼實施辦法/原住民參加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相關規定及審發流程辦理。各項申請要件,依參訓時有效之規定為準。3日內完成勞保局網路申報作業,以通知勞工保險局發放或停止發放該是項津貼。
1、申請規定:被保險人非自願離職應具備下列2項資格:年滿15歲以上,歲以下受雇本國籍勞工,下列對象除外:(、受雇於依法免辦登記且無核定課稅或依法免辦登記且無統一發票購票證之雇主或機構者。
(2)非自願性離職:(、因定期契約屆滿離職,逾1個月未能就業,且離職前1年內,契約期間合計6個月以上者,視為非自願性離職。
2、申請:全日制職業訓練應符合下列條件:(下述項條件缺一不可)申請方式:給付金額:每月按申請人離職辦理本保險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60%發給「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最長發給6個月。被保險人扶養10%多計至20%。檢附證明文件:就業保險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及給付收據。受扶養眷屬之戶口名簿影本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受扶養之子女為身心障礙者,應檢附社政主管機關核發之心障礙證明。給付限制:就業保險法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標準作業時程
(二)就業促進津貼實施辦法相關規定:
1、補助對象:外籍配偶及大陸地區配偶」就業服務法第24條第1項各款所列失業者如下:()())申請身分及表件()(申請資格: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獨自撫養在學或無工作能力之直系血親配偶之直系血親配偶死亡。)配偶失蹤,經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達6個月以上未尋獲。
()離婚。
()受家庭暴力,已提起離婚之訴。
()配偶入獄服刑、因案羈押或依法拘禁。
()配偶應徵集、召集入營服義務役或替代役。
()配偶身心障礙或罹患重大傷、病致不能工作。
()其他認定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政單位轉介之情況特殊需提供協助者。
(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申請資格:(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申請資格:(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申請資格:(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申請資格:(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申請資格:指連續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且辦理勞工保險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6個月以上,並於最近1個月內有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者(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1個月內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證明文件。
E、無工作切結書。
()(申請資格:(申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外籍配偶及大陸地區配偶(申請資格:外籍配偶:指外國人與在中華民國境內設有戶籍之國民結婚,且獲准居留、永久居留或定居者。大陸地區配偶:指大陸地區人民為臺灣地區人民配偶,獲准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者。(申請:臺灣地區配偶最近3個月之戶籍謄本影本。有效期間之居留證明。:
(2)津貼依受訓學員實際參加訓練時間以30日為1個月計算,未滿30日者(僅適用訓練期間達1個月以上者),依下列方式辦理(依據本辦法第20條規定):
①10日(含)以上且訓練時數達30小時者,發給半個月。
②20日(含)以上且訓練時數達60小時者,發給1個月。
(3)領取就業保險法之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期間,不得同時請領本辦法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扣除不得同時請領期間之津貼後,賸餘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依本辦法第20條第2項
補充說明:
(1)有下列事項之一者不得申請本項津貼(依據本辦法第3條規定):
①已領取公教人員保險養老給付。
②已已領取軍人退休俸請各單位務必辦理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規定說明會:最遲於開訓當日前向參訓學員詳細說明請領職訓生活津貼相關規定,並作成書面記錄表,併於辦理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作業時函報本中心備查。
()收到審核結果核准函及補助款項後,請立即按月發放補助款項予申請核准學員(為避免衍生爭議,宜以支票或匯款方式發放補助款項)請學員於簽收紀錄表上簽名蓋章,請填上支票號碼,並影印該支票,供日後本中心抽查。
()訓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預扣或延遲發放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款項。職訓中心執行「就業促進津貼實施辦法」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審查作業流程圖
特定對象失業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業諮詢並推介參訓,或經政府機關主辦或委託辦理之職業培訓單位甄選錄訓。 津貼申請人:於開訓後【15日內】檢具津貼申請書2份及相關證明文件向培訓單位提出申請。 培訓單位:於開訓【15日內】收齊津貼申請人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經審查無誤後,繕造申請人印領清冊1份 (TIMS系統登打)併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1份,備文轉送本職訓中心進行初審及複審作業。(相關證明文件需妥善保管留存10年)。 本中心:完成複審並經系統進行勾稽及撥款作業(自收到申請案件至核撥款項,約需於2個星期內完成。)。 培訓單位:於收到撥款後按月逕發受訓學員,並請受訓學員簽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