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经济学专题第5讲德题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在工业化的加速阶段,政府的社会改良、推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也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 (3)在工业化的基本实现阶段,政府在国家统一、制度改进、战争获利、军火采购、建设和经营铁路等方面的作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 2、德国政府在工业化中发挥的作用 (1)直接投资支持和发展工业与交通运输业,尤其是对铁路修建的大量投入。 (2)还通过介入教育和工业技术领域来促进工业发展,如通过设立的专门机构扶持地方工业,创办各种技术大学。 (三)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是制度变革和创新 后发国家要想在工业化方面赶上和超过先发工业化国家,必须具有特殊的条件和因素,采取非常规的做法。德国工业化的历程表明,后发国家要更快地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根据国情坚持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本讲结束 * 德国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经济学专题-工业化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人文学院:申晓勇 2016年3月 与英国、法国相比,尽管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实现工业化的跳跃式发展,在20世纪赶上甚至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工业化强国。德国用了大约80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其工业化道路被视为落后国家赶超的典范。 一、德国工业化后起的原因 德国工业化迟迟不能起步,主要是因为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割据和长期民族分裂造成的市场割裂。恩格斯指出,“农奴制的普遍恢复是妨碍17和18世纪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原因”。 二、德国工业化的历程 德国早期工业化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化起步阶段,时间是19世纪初到1850年前;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加速阶段,时间是1850-1873年;第三阶段是工业化基本实现阶段,时间是1873-1914。 (一)制度变革和关税同盟 1.制度变革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引发德国城乡示威和起义,震动德国的农奴制和封建行会制度;1792年普鲁士战败,随后拿破仑连续打败德国诸侯,法国占领军在莱茵河左岸实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废除贵族封建特权,解除农民的徭役和地租负担,废除行会法规,宣布“工业自由”,迫使莱茵河右岸地区也不同程度实行类似改革。 2.1807年德国长期存在的农奴制被废除,同年和1811年的两次土地改革使德国农民可以通过赎买方式获得土地,对大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宣告彻底结束。 上述制度变革,改变了农奴制和封建割据,清除了阻碍德国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不仅解放了德国当时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业人口,导致德国农业在1807年后出现了加速发展,而且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2、关税同盟 (1)关税同盟的前期筹备 1818年,普鲁士首先倡导通过关税同盟,清除德国内部的各种制度障碍,使各邦之间可以自由无税贸易,建立统一货币制度和度量衡制度,降低经济活动中的过高成本,并通过统一关税制度一致对外,联合境内力量发展经济。 (2)关税同盟的成立 1834年,形成了占德国3/4人口和2/3国土的18个邦参加的“德意志关税同盟”。这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举措,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工业的发展 农奴制的瓦解、“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农业剩余的积累,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19世纪头30年,德国工场手工业广泛发展,机器的使用增加。 19世纪30年代德国真正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首先迅速发展起来。 (2)采煤和冶金行业也有长足发展. (3) 交通运输也得到突破性发展 整体上看,这一阶段的制度变革启动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带动了经济的较快发展,虽然这种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德国工业的规模还非常小,主要还是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比重不大,但是1800-1849年的工农业发展,最终为1850年开始的德国工业起飞做了较好的准备。 (二)工业化加速阶段(1850-1873) 1、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1)1845-1847年农业歉收和1847年经济危机等因素,直接引发了1848-1849年的德国革命,虽然革命不彻底,但还是实行了社会改良,进一步破除了封建制度,再次清楚了工业发展的道路。 (2)1852年关税同盟扩大到德国全境,1863年德国各邦统一贸易法、票据法和度量衡制度,1869年废除城市行会制度,都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2、这一时期工业的增长 (1)首先表现为纺织行业的增长。 (2)19世纪60年代后,工业增长的重心开始转向采煤、冶铁等重工业部门。 (3)这一时期德国铁路建设发展很快。 (4)初步建立了机器制造业。 (5)冶铁业迅速发展。 3、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 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上期间德国三次战争的胜利,使德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1873年德国的国民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