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讲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题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上古單輔音聲母研究的重要結論(23) 五、照二歸精說,照三歸端 這是近代學者黃侃先生提出來的觀點。所謂照二(莊組)歸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審二(即莊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讀作齒頭音精清從心。黃侃對這一觀點未著專文論證,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聲母為十九紐(見於《黃侃論學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將中古的莊組分別與精組歸為同紐,視精組為古本聲,視莊組為變聲。此舉一例: 精——本聲。租,則吾切。古今同。 且,子餘,側餘切。聲韻俱變,古亦讀如租。 黃氏的觀點可以從諧聲字、聯綿字、現代方言等材料中得到證明。 二、上古單輔音聲母研究的重要結論(24) 諧聲字: (1)莊、崇古讀為精. 斬(莊)—漸(精);足(精)—捉(莊);宗(精)—崇(崇);叉(莊)—蚤(精) ; 宰(精)—滓(莊);節(精)—櫛(莊);乍(崇)—作(精)。 (2)初、崇古讀為清。 芻(初)—趨(清);倉(清)—創(初);此(清)—柴(崇);衰(初)—缞(清); 朿(清)—策(初)。 (3)莊、崇古讀為從。 斬(莊)—慚(從);齊(從)—齋(莊);在(從)—茬(莊);秦(從)—臻(莊) ; 乍(崇)—祚(從);才(從)—豺(崇)。 二、上古單輔音聲母研究的重要結論(25) (4)山古讀為心。 山(山)—仙(心);生—星(心);辛(心)—莘(山);相(心)—霜(山); 宿(心)—縮(山) 。 聯綿字:蕭(心)瑟(山);蕭(心)森(山);蕭(心)疏(山); 蕭(心)灑(山)。 現代方言: 在現代一些方言中,照二與精組的讀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關中一些方言的情況就是這樣。此以商州市話為例: 莊: 捉[tsuo31] 精:作[tsuo31] 初: 炒[tsao42] 清:草[tsao42] 崇: 炸[tsa24] 從:雜[tsa24] 基本内容 【1】 键入所需内容 基本内容 【1】 键入所需内容 第十四講 上古漢語的聲母系統 劉 冠 才 一、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教程》148-150頁) 研究上古聲母主要依據的是先秦兩漢古籍中的異文、聲訓、注音、重文、通假字、聯綿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過這些材料反映的事實證明中古的某些聲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後從中古聲母中去掉那些被證明在上古不存在的聲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聲母。 研究上古聲母還有一項重要的材料,即諧聲字,不過清人只認識到諧聲字是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而對諧聲字在研究上古聲母方面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第一個把諧聲字作為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並通過系統歸納同聲旁字組的方法以確定上古聲母的學者是瑞典漢學家高本漢。 一、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1) 1. 異文: 是指上古文獻中同一詞的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如“伏羲”與“庖羲”。 2. 聲訓:是指古代注釋家對被釋詞用同音詞或近音詞所作的訓釋,如《釋名·宮室》(《釋名》,探求事物得名由來的聲訓專著,東漢北海(今山東昌樂縣)人劉熙撰。):“房,傍也。室之兩旁也。” 3. 音注 是指古代注釋家用同音字或反切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說文解字》:“娓,順也,讀若眉。”又如《禮記·曲禮下》:“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士則提之。”鄭玄注:“綏,讀曰妥。”(即下於心) 《左傳·成公二年》:“請曲縣繁纓以朝。”《經典釋文》:“繁,步幹反。” 一、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2) 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異體字。《說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個小篆字外,同時又將一些異體的籀文及古文(戰國時期秦國以外的六國文字)收列於小篆之下,如:“份,文質僣(“備”之誤)也。從人分聲。《論語》曰:‘文質份份。’彬,古文份。……” 諧聲字: “諧聲字”即形聲字。《說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諧聲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衝憧鍾…… 一、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3) 以上材料每一種都包括兩個不同的方面,即異文中兩種不同的書寫形式、聲訓中的被釋詞與訓釋詞、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諧聲字中的主諧字和被諧字。兩個不同方面的聲母在上古按說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們的讀音不相同,如“童”的聲母中古音是“定”[d],“撞”的聲母中古音是“澄”[?],這說明它們在兩漢以後發生了分化。在上古它們或者都讀作[d],或者都讀作[?],這就是說,其中有一種聲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下麵我們介紹前人根據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聲母的幾項重要結論. 一、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和方法(4) 一、古無輕唇音 所謂“古無輕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這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這組音在上古讀作“幫滂並明”。輕唇音是在唐末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