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必修3).ppt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 的中心,它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 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学术自由、相 互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等多方面的特 点。最终形成了稷下学宫在学术上百家 争鸣的局面,使其成为当时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中心。郭沫若高度评价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有划时代的意义……发展到能够以学术思想为自由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的进步,不用说也就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进步。” 请思考: 1.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目标导航 百家争鸣的意义,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各家思想产生的阶级性、时代性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及各家的核心思想 认识 理解 了解 一、百家争鸣的表现 1.孟子、荀子与儒家 自然观:“_____ _____” “制天命而用之” “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他思想 人性论 政治思想 对中国_____具有 深远影响 《孟子》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 “_____”,地位仅次于孔子 影响 性恶论 _____论 礼法并施,以 _____为主 _____(核心)、民贵君轻 思想 主张 《荀子》 《孟子》 著作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 地位 荀 子 孟 子 代表 比较 仁政 礼教 性善 天行 有常 亚圣 哲学 2.墨家 (1)代表:墨子,战国时期_____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2)主张: ①主张“_____”“非攻”。“兼爱”是没有_________的爱; “非攻”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_________。 ②提倡“_____”,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 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_________的利 益,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战国以后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鲁国 兼爱 等级差别 和平相处 尚力 “节用”“节葬” 手工业者 【特别提醒】孔子的“仁”指的是爱人,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很大区别。孔子的爱人是有等级差别的,而墨子的“兼爱”是广博的爱,是不分等级的。 3.道家 (1)代表: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提出了“_____”的观点和“_____”的人生态度。 认为天与人“_______”,人必须顺应自然。 (2)主张 齐物 逍遥 不相胜 4.法家 (1)代表:韩非,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主张: 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②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3)影响 ①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_________政治体制的需要。 ②与_____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 基础。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儒家 5.兵家 (1)代表:_____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2)思想:在著作《_________》中,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孙膑 孙膑兵法 【易错提醒】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主意识”。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提出“民贵”主张的目的是使地主阶级更长久稳固地统治和压迫人民;提出“君轻”主张的目的是使君主更有效地统治、剥削人民。 【知识点拨】 1.孔子提出“性相近”,孟子说“人无有不善”,荀子主张“性恶”。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2.对法家“法”“术”“势”的理解。 (1)“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2)“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要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给予奖励和提升。 (3)“势”主要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都是在造势。 【易错提醒】 韩非“以法为本”≠“依法治国”。 韩非“以法为本”思想在当时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但韩非的“法治”不是为了“依法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