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1.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必修3).ppt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汉武大帝》是一部大家非常熟悉 的优秀电视剧。剧中生动、形象地刻画 了汉武帝建功立业的传奇人生。是他, 伐匈奴,征南越;是他,以前无古人的 气魄开通西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第一 次插上帕米尔的雪峰,让响彻沙漠的驼 铃声宣告东西方文化最早的路上交流通道已经建立,将大汉帝国推向了鼎盛的高峰;同样是他,毅然 摒弃祖宗“无为”之法,改革意识形态,统一庞大帝国的指导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走向。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在思想大一统方面的建树——儒学由“一家”到独尊地位的变迁。 请思考: 1.儒家思想到汉朝时有何新发展? 2.儒家思想是如何确立思想独尊地位的? 目标导航 通过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实的分析,认识到思想学说应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和实质 黄老之学在西汉初施行的必要性及内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史实 认识 理解 了解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背景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而黄老之学适应了_________ 政策的需要。 2.内容 包括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实质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 种“_________”的哲学观。 休养生息 治身和治国 积极无为 4.影响 (1)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2)不能适应强化_________形势发展的需要,汉武帝时被新 儒学取代。 中央集权 【特别提醒】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统治者的推崇也是必然的。 结合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及下列材料: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探究分析: (1)结合材料探究分析,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形势? 提示: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等,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黄老之学有何特征? 提示: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其特征是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儒、法等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人民减少干扰,即所谓“纵民之欲” “与民休息”“顺民之情”“顺流而与民更始”。 (3)实行黄老之学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积极:使经济恢复,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消极:使中央软弱,地方诸侯势力膨胀;姑息、纵容导致匈奴为患,豪强地主势力强盛。 (4)黄老之学为什么走向衰落? 提示: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到汉武帝时,黄老之学被新儒学所取代。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正误。 (1)汉初采取的“与民休息”政策的思想内涵就是“无为而 治”。 ( ) (2)黄老之学在西汉初年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但在社 会上并不居于支配地位。 ( ) (3)黄老之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发展。 ( ) √ × ×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1)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汉武帝继位后,进一步发展_______ 事业。 (2)董仲舒发展先秦儒学为新儒学。 2.特点 依据《_________》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_____ 思想。 大一统 公羊春秋 法家 3.内容 (1)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 (2)提出“_________”的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又提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_____。 (3)强调君主施政应以___为主,以___辅德,提出“五常之道” 和“王道之纲”。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仁政 德 刑 4.评价 (1)有利于巩固_________和打击割据势力。 (2)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_____的目的。 5.影响 (1)有利于巩固_______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_____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 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地位。 中央集权 暴政 大一统 儒学 主流 【易错提醒】 “罢黜百家”≠禁绝百家。 “罢黜百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