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培养材料概括能力? 1.限时训练: 学生答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单位时间里的阅读速度和提炼信息的速度。这好比百米赛跑,如果没有平时的强化训练,即使在起跑之后如何拼命也照样无济于事。 阅读量的训练一定在平时强化提高,出路无非有二:一是在课堂教学上,有意识地运用经典试题或指定课文进行训练;二是在课后的跟进训练。但是,一定都要定时训练,否则没有时间意识和效率意识,速度一定是练不出来的。 2.划分层次:标点符号、关键词句、简化合并 注意: 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转折; 段与段之间的段落大意; 整段材料的中心思想。 怎样培养材料概括能力?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制或为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第13页“知识链接” 岳麓版教材必修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反映出中央政府通过哪些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①进行分级管理; ②分割地方权力; ③诸权分立,彼此制约;④对口分工; ⑤任期、回避(监察与考核) 3. 关联结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怎样培养材料概括能力? 以上漫画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时代特征? 表层信息 深层信息 周王室衰微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诸侯实力强大 诸侯争霸—变法—政变 宗法分封制度瓦解—社会转型 该图示体现了秦朝政治的哪些特点? 表层信息 深层信息 总:权力高度集中 顶: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制 上:三公九卿制度 分工、配合、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下:郡、县、乡 官僚政治(产生、标准、任期、财源等) 【2014年全国Ⅱ卷】(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0分) 特点(断句,关键词、关联):政策—方式—性质—范围—规模—外因 作用(由近及远,关联结构):东北开发、管理、融合、国防;关内;税收 4. 就地取材,课本问题化 怎样培养材料概括能力? 能力训练1: 阅读课本第7页第二段小字,分析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 1.位置; 2.所有权; 3.耕作方式; 4.产品分配。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能力训练2: 阅读课本第8页第三段小字,概括北魏均田令的特点? 1.授田对象; 2.授田类型; 3.限制买卖; 4.权贵上限。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比较经济模块第43页插图,两国经济生产有哪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最新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