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羧酸及其衍生物范例.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 羧酸的酸性 2. 影响酸性强度的因素 —⑴电子效应、⑵场效应、⑶氢键、⑷空间效应 (3) 酯的生成 四、 还原反应 五、 α- 氢原子的反应 七、 脱羧反应 二元酸脱羧,很有规律: 4、前列腺素 [英文名]Prostaglandinum(PG) 前列腺素是含有20个碳的不同不饱和脂肪酸化合物。根据结构分为PG1、PG2、PG3三类,E型、F型、A 型、B型四型。共14个天然前列腺素(PGE1、PGE2、PG3、PGF1α、PGF2α、PGF3α、PGA1、PGA2、19一OH—PGA1、 19-OH—PGA2、PGB1、PGB2、19一OH—PGB1、19-OH—PGB2)。目前较重要的为PGE1、PGE2、PGF1α、 PGF2α、PGA1。前列腺素几乎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重要组织和体液中。主要存在于男女性的生殖系统,其中以精液中最高。现已能人工合成,并合成了许多类型的新衍生物。其主要作用如下: 第二节 酰卤和酸酐 一、物理性质 1、物态及水溶解性: 酰氯、酸酐:分子间无氢键作用,挥发性强,有刺鼻气味的液体。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而↑。遇水水解。 酯:酯不溶于水。低级酯是有酯香味的液体。高级脂肪酸的高级脂肪醇酯为固体,俗称“蜡”。 2、沸点: 酰卤、酯、酸酐的分子中没有酸性氢原子,因而不能形成氢键,故酰卤、酯的沸点低于羧酸;但酸酐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如乙酸(M=60)沸点为117.9℃;乙酰氯(78.5)为50.9 ℃;乙酸酐(102)为139.55 ℃。 (1)???酰基上的亲核取代 (甲) 水解 (乙) 醇解 (丙) 氨解 15.3 尿素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弱碱性,不能用石蕊试纸检验其碱性。尿素能与硝酸、草酸生成不溶性的盐【CO(NH2)2.HNO3或2CO(NH2)2.(COOH)2】 尿素合成主要反应方程式 2NH3(液)+ CO2(气)= NH4COONH 2(液) NH4COONH2= CO(NH2)2(液)+ H2O 水解: CO(NH2)2 + H2O 2NH3+CO2 H2NCONH2 + 2HNO2 = CO2 + H2O + 2N2↑ 这个反应是定量完成的,所以测定放出氮气的量就能求得尿素的含量。 H2NCONH2 + H2NCONH2 H2NCONHCONH2+ NH3 二缩尿 二缩尿在碱性溶液中与极稀的硫酸铜溶液能产生紫红的颜色反应,这种颜色叫做二缩尿反应。除二缩尿外,蛋白质也会有这种颜色反应。 羧酸不易被还原。但在强还原剂LiAlH4作用下,羧基可被还原成羟基,生成相应的1°ROH 该法不仅产率高,而且不影响C=C和C≡C的存在,可用于不饱和酸的还原。 羧酸在高温、高压下也可以催化加氢还原成醇。常用的催化剂为:Cu、Zn或亚铬酸镍。 脂肪族羧酸的α- 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但其反 应活性要比醛、酮低的多,通常要在少量红磷存在下方 可进行。 六、芳香环的取代反应 羧基属于间位定位基,所以芳香羧酸在进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时,取代基主要进入羧基的间位。 Br FeBr3 + = C O H Br2 C = O H O O △ +HBr 羧酸或其盐脱去羧基(失去CO2)的反应,称为脱羧反应。饱和一元羧酸在加热下较难脱羧,但低级羧酸的金属盐在碱存在下加热则可发生脱羧反应。如: 小结 含七个C原子以上的二元羧酸,一般只发 生分子间的脱水,生成链状酸酐。 脱羧反应 = O RCH–C ? ? H O–H O–H键断裂呈酸性 亲核试剂进攻发生取代 α-H的反应 四.羧酸的鉴定 1. 羧酸 RCOOH + NaHCO3(或 Na2CO3) → RCOONa + CO2↑ 2.甲酸 O ∥ H–C–OH ← 羧基 醛基 → 还原反应 HCOOH + Ag(NH3)2OH → CO2↑+ Ag↓+ NH3 HCOOH + MnO4? →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