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件 (35张).pptVIP

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件 (35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件 (35张).ppt

(7)均田制的局限性 1、性质:是一次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封建化(汉化)改革。 课堂小结 1.孝文帝改革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其中的“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家,招募流民耕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答案: C 3.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提供有利条件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整顿吏治 B.迁都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D.恢复和发展经济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减少变法的阻力 思考题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学习的是汉族的繁文缛节,抛弃的是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A D C A *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概念解析 鲜卑族拓跋部兴起与发展 1.西汉时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2.汉魏以来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 3.386年拓跋圭(道武帝)建立魏国. 4.439年拓跋焘(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 1.前提: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逐水草而居 以游牧为主 北方少数民族 先进 比较完备 定居 以农耕为主 汉族 文化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民族 民族比较表 想一想:材料反映北魏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的? 2.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比较先进。 3.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4、由于民族歧视政策和鲜卑贵族的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 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