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望江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断”的典故 古代有个人叫王导,一次他伐蜀,军队中有个人捉了一只猴子的幼子,母猴在岸上随船沿江而啼。后来母猴声竭。王导命人上岸,发现母猴已死,剖开母猴的肚子来看,它的肠已断。自此,后人常把悲伤到了极点形容为“肠断”或“断肠”。今人常用来写男女离别之私情。 总结: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情感张弛的运用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示例: 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  镜头三: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  镜头四: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  镜头五: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作业: 要求: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画 ,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400字以上。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传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爱好收藏, 且颇有造诣,年轻时候,生活优裕,爱情美满,然中年以后,遂遇战乱,颠沛流离,更加夫君遇难 无疾而终,晚景颇为凄凉,郁郁而终。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几多愁 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大意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的描写。 2、大家思考一下,她为何 “日晚倦梳头” 呢? 与下一句有什么关联? 李清照因为内心哀愁,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日晚倦梳头。” 都写了女子梳头,前诗女子精心梳洗盼归人而本诗女词人无心打扮。 3、文中有句着力表现词人的悲伤也隐含了她哀愁的原因,是哪一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丈夫去世),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女词人内心浓重的哀愁不能提起,不可触摸,不能想,不能说。一想诉说就泪浸双眼,泪流满面。 4、如此愁苦,她想过用什么办法排遣吗?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她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5、可结果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绪本是抽象,但作者却用船都载不动让我们感觉到了她哀愁的心思有多重,真是想象新奇啊。 这首词是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6、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愁”是因为丈夫去世,看看下面这则材料,你说她还为什么发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 想一想,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两首词具体内容虽然有别,但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这种词属于婉约派。 总结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5、试问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