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义4-7国葬.doc
第七課 國 葬 白先勇
一、臺灣小說簡史
※請於下列( )中填入適當的代號。
參考選項:(A)白先勇 (B)李昂 (C)吳濁流 (D)陳映真 (E)王拓 (F)王文興
(G)鍾肇政 (H)李喬 (I)賴和 (J)楊青矗 (K)王禎和 (L)楊逵
(M)廖輝英 (N)瓊瑤 (O)蕭麗紅
1.第一篇小說為( 追風 )寫的( 她要往何處去―給苦惱的姊妹 )。
2.臺灣的魯迅:( (I) ),偉大的民族主義者,社會運動的喇叭手。
3.臺灣文學的脊骨:( (L) ),專寫以抗日為主題―壓不扁的民族魂。
4.日治末期:( (C) )以愛國情感表現孤兒意識―亞細亞的孤兒。( 鍾理和 )、( 葉石濤 )兼懷鄉土情懷與民族風格。
5.五○年代:( (G) )―濁流三部曲、魯冰花。
6.六○年代:( (A) ),以意識流為中心的多元化表現―孽子。
( (F) ),主張全盤西化―家變、背海的人。
( 七等生 ),遊刃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削瘦的靈魂。
( (N) )集愛情小說大成。
( (B) )以婚姻愛情題材表現社會主題,在性描寫最受爭議。
( 蕭颯 )擅寫外遇的婚戀小說。
( (O) )創造古樸典雅愛情世界。
( (M) )探索家庭與感情關係,具女強人經歷與氣度。
( (H) )鄉土派作家,著有寒夜三部曲。
7.七○年代:鄉土派:( (D) )─歸鄉、( 黃春明 )─兒子的大玩偶、( (K) )─嫁妝一牛車。
漁民代言:( (E) )─金水嬸。
工人作家:( (J) )─工廠人、工廠女兒圈。
8.八○年代之後,小說走向多元化。
二、近代小說家簡介
作 者 本名籍貫 生 平 學 術 著 作 魯迅
1881
?
1936 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 出身於沒落的仕宦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學醫,後來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 創作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被稱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 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吶喊、徬徨 賴和
1894
?
1943 本名賴河,號懶雲 臺灣彰化人,自小習漢文,後入公校接受日文教育,在彰化行醫,加入文化協會,投入抗日運動。終生創作不絕,留下大量作品,響應新文學運動,作品遍及小說、新詩、散文。人稱「臺灣新文學之父」 作品具強烈抗議性、豐富同情心及深刻自我反省,被譽稱為「臺灣的魯迅」,是日治時代臺灣新文學的重要作家之一 賴和全集 沈從文
1902
?
1988 本名沈嶽煥,字崇文 生於軍人世家,對新文學產生極大興趣,在文壇嶄露頭角,後期著作以考古論文為主 作品溫婉靜美,為新月社核心成員,作品內容以謳歌最原始純良的人性為主,擅寫卑微之鄉土人物 長河、邊城 蕭紅
1911
?
1942 本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 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對封建家庭和父母指婚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流離於日本與香港,最後病逝於香港 一生顛沛流離、短促悲涼,飽受被放逐的寂寞和痛苦。蕭紅的小說創作正是她的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她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 呼蘭河傳 琦君
1917
?
2006 本名潘希珍,後名潘希真 五歲開始習字,閱讀中國古典詩詞,1941年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等法院書記官、司法行政部科長、大學兼任教授 散文作品大多是懷舊的童年往事,小說則特重於披露善良的靈魂;而透過小說人物,讓人讀到了一種哲學的,也是美學的優美人生 紅紗燈、桂花雨、琴心 張愛玲
1920
?
1995 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自第一篇文章我的天才夢開始嶄露頭角,至今研究其文章者多如星斗,張學與紅學有其相提並論的地位 傾城之戀、半生緣 鄭清文1932~ 桃園人 畢業於商學校,本任職於華南銀行,業餘從事小說創作,現已退休 作品具小鎮與農村的生活經驗,題材不刻意求奇,但具細膩人情與深刻人生觀察。小說英譯選本,曾獲美國環太平洋地區桐山文學獎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 司馬中原
1933~ 本名吳延玫 未接受正規教育,在軍中自學,逐漸走上寫作之途 著作甚豐,長篇以民國以來之歷史為背景,描寫一般人民的苦難;短篇以鄉野傳奇故事為主,具抒情氣息 狂風沙、刀兵塚、紅絲鳳、荒原、狂煙 白先勇
1937~ 將門後代,幼年因病不能就學,童年時間多半獨自度過。臺大外文系畢業,在文學雜誌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金大奶奶。並與臺大的同學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等共同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 小說情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