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洞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考察研究.docVIP

施洞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考察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洞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考察研究.doc

施洞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考察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各地的龙舟文化一方面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另一方面却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竞赛相提并论,从而使许多地方的龙舟文化性质有所改变。施洞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就被相传是一种以竞赛为目的的喜庆节日。然而笔者通过考察研究发现,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的苗族同胞们对于龙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有进数百年的历史了。龙舟文化不仅是本民族精神的一个标本,更是这个民族的心灵记忆。为了以正视听,改变人们对龙舟节是一项体育赛事的认同,笔者通过考察研究以还原龙舟文化的本源,并探讨出如何传承和保护发展民族文化作出建议。   关键词:施洞清水江;龙舟;文化   施洞清水江一直是当地苗民们发展的命脉,人们依的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傍的是清水江上的悠悠江水。他们运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渐在今天的民族中独树一帜,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人们都在感叹,今天的苗族已经不是那个曾经受苦受难的民族,而是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崛起的民族。苗族的发展成为众多民族发展的典范,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龙舟文化就是苗族智慧的具体表现,也是苗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龙舟节最开始是为了祭龙神、求雨、求子、求平安而举办的一种形式,而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对象,从而造成人们对当地的文化误解与扭曲现象。   一、施洞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的起源   根据苗族史料证明独木龙舟的来源有其典故的缘由。龙舟起源于“斩龙”,于《苗族古歌》有详细的叙述。相传是当地(施洞清水江上游30里的茅坪)的渔民带着自己的儿子在江上打渔,其子不小心惊动了龙王的儿子,龙子就把渔民的儿子吃了,渔民万分痛苦,就召集当地的渔民一起把龙子给杀死了,并将其龙身斩成三段。龙王知道后大怒,并发难于人间,旱涝交替达七天七夜。人们无法忍受这样的疾苦,并把这事告上了天庭,天庭也无能为力,最后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每一年的阴历5月24到26日,人们在江面上举行节日,为达到和谐共处以表示对龙子的纪念。滑的船也因此也改成龙是模样,称之为龙舟,龙舟节也因此而得名。根据当地苗民之说,苗族有两个典型的节日,一个是女人的节日:姊妹节,一个是男人的节日:龙舟节。因此龙舟节成为当地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龙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的祖先,因此龙也成为人们心灵和精神的依托,当然这些定义都是汉族所认同的。然而在苗族中,龙是凶恶的象征,是厄运的根源。《苗族史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枫树被人们砍到了,然后枫树神变成了蝴蝶妈妈(苗族称为妹榜妹留),因为爱吃鱼,所以也恋上了水上的泡沫“游方”,蝴蝶妈妈怀孕并生下12个蛋,后经过鹤字鸟(也称“鸡宇鸟”)悉心的孵养,12年后他们终于出生了,分别是:姜央、雷公、龙、虎、蛇、象、牛等,面对权力的争夺,姜央用不正当的手段防卫自己的利益,经过残酷的战争之后分道扬镳,各持一方势力。清水江上也就有了枫木――始祖蝴蝶妈妈――原祖姜央――人类这样发展源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龙舟节的出现也就体现了苗民们不惧困难、勇于战争、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因而也成就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此苗民认为今天大家所谓的“竞渡”并非竞技体育上的竞赛,而是攀比社会地位,从而提升心理认同,达到和谐共处的局面。   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蝴蝶妈妈的子孙后代,人是其中之一。人与自然的生命同源,所有生命都是神圣、平等、欢乐的兄弟姐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一直都是苗人的哲学思想,所以才有了今天苗族伫立于世界之林,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施洞清水江上独木龙舟“自我文化”的内涵   笔者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诗《水起河湾》:   曲曲河湾古渡头;   清清碧水清江头;   苗韵遗风承悠远;   风生水起天际流。   《水起河湾》这首诗篇幅很小,却表述了苗民们依靠这片具有灵性的土地不断发展与繁荣起来。在这美丽富饶的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不仅健康茁壮而且使得本民族的文化熠熠生辉。独木龙舟节就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最好的象征。苗族民间龙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底蕴深厚,不仅突出了健康文明、朴实勤劳,而且还突出了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文化特征。龙舟文化渗透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们也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以庆祝的方式来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每年农历5月24至26日的龙舟节是当地苗民们所期待的盛大节日,最大的特点是场面宏大、精彩刺激。观看的人密密麻麻,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壮观,这是独木龙舟“自我文化”的内涵之一。其二是苗族龙舟文化的中心点集聚台江施洞、施秉平寨、老屯和平兆等清水江段,人们依附这清清江水并跟随着江水不断延绵才成就了今日苗族龙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