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鸡汤文”是场共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朋友圈“鸡汤文”是场共谋.doc

朋友圈“鸡汤文”是场共谋   日前,有媒体曝出了微信朋友圈“鸡汤文”背后的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司进行“鸡汤文”的运营和转发。这些“鸡汤文”不仅制造了大量真假莫辨的信息垃圾,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造成钱财、健康方面的损失。   在微信朋友圈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之前,“鸡汤文”并不是信息垃圾,它是美文的一种,常以家庭、婚姻、情感、人生为叙事主题,以温情、柔软的笔触娓娓道来,结尾时常升华为一种感悟。这种感悟通常是积极向上、能让人有所启发的,因此被冠以“心灵鸡汤”的这种文章,拥有大量的读者。   微信朋友圈拓宽了“鸡汤文”的定义,诸如《生活的坑往往是自己挖的》《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姑娘啊!可长点心眼》《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这五种食物千万不能吃》等,这些“鸡汤文”已经延展到了食品健康、人身安全、职场规则、人生规划、成功学等领域,与相对还算精致的“心灵鸡汤”相比,这些文章可以被命名为“垃圾鸡汤”。   内置虚假广告、变成有害信息、坑骗网友……这些只是“鸡汤文”表面的危害。有的“鸡汤文”随意拼贴、粗制滥造,有的则从头到尾脏字、脏话不断,还有的以诅咒的方式进行情感绑架(如不转发亲人会遭殃),这些叠加在一起,让社交媒体变得乌烟瘴气,优雅的文字很少再被看到,直接加速了网络语言进一步朝粗俗化、速食化、空洞化方面进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鸡汤文”也有溢出效应,受利益驱使,也有知识精英加入到“鸡汤文”的炮制与传播中来。   作为掌握媒介传播特点、熟谙受众心理的知识精英,想在新媒体占领优势并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媒介在变,但受众心理大致还是以前那样,有许多人被不安、恐慌、匮乏感所包围,亟需通过一些“鸡汤文”来寻找安全感。与粗制滥造的“鸡汤文”不同,一些知识精英们所创办的新媒体,不过是对新老知识进行再次加工,制造一些貌似有用的“洗脑”文章,文章最后搭配的,是一盘经过精心计算的生意经。会员要分级,各地有分会长,经常人为制造“抢购”场景,这种捆绑营销,只不过是假借传播知识的名义,来做一场“周瑜打黄盖”式的生意。   一位在新媒体中做得得心应手的生意人,因粉丝众多,每推出一项销售活动,总能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收入,但在一次以“卖思想”为主题的活动中,只有两个人报名,这位生意人无比痛心、沮丧,撰写了“鸡汤文”,觉得中国人不愿意为思想付费、为知识埋单。首先,这种活动多达几千元的收费,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没钱的人报不起名,有钱的人觉得没必要报名。其次,活动举办地点在线下,除了学费外,报名者还要支付不菲的旅费。这与只需花几十元、几百元的购物款就能参与的活动相比,不是一码事。退一步讲,人们想要拥有思想的途径多得是,哪怕阅读一本书,也是丰富思想的好方式。一个讲座或者一个学习班无人捧场,就被当成“中国人不爱学习”的典型,这也是让人很无奈的事情。   这些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文章,最终导向销售“烟酒糖茶”的内容,以及充满机会主义者的傲慢、伪成功学者的虚伪的文章,与“垃圾鸡汤”并无多大区别。如同阅读一篇浅显的“鸡汤文”,并不能帮助一个人真正觉悟人生一样,阅读这些动辄阅读人数数十万的“高级心灵鸡汤”,除了能让读者对其推销的物品产生购买冲动外,也无法拥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一位真正想拥有独立思想的读者,不会单一地崇拜“伪知识精英”,思想的产生,来源于阅读的广泛性,以及思考的独立性。   微信朋友圈被“鸡汤文”占领,不是几家运营公司就能实现的,它更像是一场共谋,是聪明的投机者的收割场。拒绝“鸡汤文”的最好方式,是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本质上就是拒绝成为别人的洗脑对象。在“鸡汤文”彻底被污名化的时候,反倒是那些“心灵鸡汤”变得可爱起来,起码这些“心灵鸡汤”是无害的,它可能只需要你花几块钱买一本杂志,而无需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伪精英乃至满嘴脏话的网红们用语言蹂躏。   (摘自《宁波日报》2016年6月23日)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