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会老,它留下永恒的火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不会老,它留下永恒的火焰.doc

爱不会老,它留下永恒的火焰   按规则去爱,就得不到爱      遇到心仪的人,任谁都会心怀感恩,哪怕为此改变国籍、信仰,哪怕生命受到威胁,也从不抱怨命运的安排。   那时,她叫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一次去朋友家作客,朋友向她介绍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青年:“这是李明,也在共产国际工作。”他一言不发,看上去沉默、内向。活泼开朗的她马上便把视线转向了其他人,这样一个呆人,她没兴趣了解。   朋友们常一起聚会,交流多了起来,她才发现,他和初见时判若两人,表现活跃,侃侃而谈。讲中国,讲中国的革命活动,讲上海大罢工,当他讲到自己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不得不从屋顶上逃走时,她的眼神里顿时多了敬佩。   他是谁?从朋友口中她得知,他就是著名的中国工人领袖李立三。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在出版社做版面设计时,就从政治小册子上知道了这个犯“左倾”冒险错误、正被共产国际批评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那时,她在脑海里为他刻画了一副“白发苍苍,前额布满皱纹”的形象。没想到,眼前的李立三,是这样年轻而又充满活力。   她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周围人的影响,他身上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让有着“英雄情结”的19岁少女动心了。他接收到了来自那双美丽眼睛的信号,她的活跃、热情和纯洁的少女之心早已将他吸引,他开始认真地追求她。   虽然他比她大15岁,但在爱情上非常腼腆,甚至有些羞涩。但她喜欢他的谦虚、正直、坦诚,收到他采摘的一束玉兰花,觉得非常浪漫。她喜欢芭蕾舞和音乐会,他一改以前的不修边幅,穿着笔挺的西服等在剧院门口。尽管这个工运领导人的耳朵对古典艺术十分隔膜,可在她看来,这有什么关系呢?爱神奏出的无声旋律,远比乐器奏出的悦耳动听。   她听从本能,认准了他。尽管他还在接受批判,尽管他有过三段婚姻,还有几个孩子,即使他表示将永远以革命事业为重,她也没有退却。   1936年2月,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留克斯”公寓,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按照苏联的传统,她改用丈夫的姓氏。从此,她有了一个中国名字:李莎。   爱在,希望就在   婚后,李莎在外语学院法语系读书,李立三则在共产国际主办的国际工人出版社工作。沉浸在幸福中,他们没有留意到平静生活下涌动的暗流。两年后的一个凌晨,李立三突然被捕,罪名是“托派”和“日本特务”――苏联大清洗,苏共的一半党员被逮捕,李立三未能幸免。   他很从容,换了一身旧衣服,把手上的瑞士手表摘下来递给她,说:“你转告我们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告诉他我是清白的。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对不起苏联人民的事情。”   生活巨变,李莎被赶出“留克斯”公寓。外语学院开大会处理她的问题,她被要求上台表态,要么与李立三划清界限,要么被开除出团。在一道道冷箭一样的目光注视下,她昂着头走上主席台,声音坚定:“我热爱党,热爱团组织,但我确实没有发现李立三有任何可疑的地方,我不能同他离婚。我相信党,也相信他,在没有审查清楚问题之前,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胡说。”在喧闹和叫骂声中,她把团员证放在主席台上,傲然地走了出去。他的人格和品德,她毫不怀疑,她不需要低头。   他音信全无。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下,人人自危,几乎没有人敢去追问。李莎不管,无论生死,她都要找到他的下落。一座座监狱找下去,找到他已是半年之后。   见面不被允许,但李莎获准“可以每月转交50卢布给犯人作为生活补贴”。她拼命学习,以保证每月250卢布的奖学金,只要功课出现一个“良”,奖学金就会被撤销。狱中的李立三收到李莎送来的50卢布时,这个远离祖国、身陷囹圄,在审问和拷打中都不曾屈服的汉子,不顾身旁有几十名犯人在场,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   1939年,苏联“肃反”进入尾声,李立三终于等来了曙光。“解除监禁,予以释放”,11月6日,李莎收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十月革命的礼物”。   失去党籍,没有工作,只能靠共产国际微薄的救济金艰难生活。但经历过大灾大难的考验,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女儿的出生,也给李立三带来了极大的慰藉。   心系中国革命事业的李立三,一直在奔走回国的事情,李莎没有阻拦。1945年的最后一天,李立三被请到苏共中央国际部。中共“七大”上,他已被缺席选举为中共中央委员,可以无条件回国了。   第二年春天,李立三回到阔别十五年的祖国。除了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使苏方对李莎放行。李莎对他的坚贞爱情,受到很多中央领导人的称颂。   种种努力下,分别八个月之后,李莎终于带着女儿前来团聚。他在哈尔滨,她就去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任教。他去北京,她又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   革命事业至上的李立三,身居高位,公务繁忙。闲暇之余,他细心地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家庭,他和李莎手挽手聊天、散步,出差归来也不忘为她采摘一束丁香花。水一样的柔情浸润着她,她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祖国。   爱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