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革热的研究进展.doc

登革热的研究进展   【摘要】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由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是蚊媒传染最为严重的疾病。随着经济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该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就登革热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案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登革热更好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病毒; 研究进展   【Abstract】 Dengue fever is caused by the dengue virus and is an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spread by mosquito-borne.It is widel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spread and high incide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ourism industry,as well as the growing population,dengue fever seriously threaten to human health and life safety.In this paper,we will review the etiology,laboratory examin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and statu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Key words】 Dengue fever; Dengue viruses; Research advanc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 519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2.039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主要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1]。自1779年首次发现登革热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登革热的流行。近年来,登革热病例正在迅猛增加,这种致命的传染病已威胁到全球1/3人口的健康安全。据WHO估计,目前全球2/5的人口受到登革热感染的威胁,每年约有亿计的人感染该病毒[2]。我国最早在1873年厦门首次报道了登革热病例[3]。1995年以来,我国除台湾有流行外,登革热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多呈爆发、输入性流行的特征[4]。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本文对登革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登革热防治提供借鉴。   1 病原学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DENV)是有脂质包膜的球形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依抗原性不同分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1 kb,编码3个结构蛋白(C蛋白、prM蛋白、E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5)。   其中E蛋白是登革病毒最主要的结构蛋白,全长500氨基酸左右,编码位置为936~2420,包含促进病毒结合和进入易感细胞的位点,其突变可能会影响病毒介导的膜融合和病毒毒力,可诱导保护性中和抗体。NS1蛋白编码位置为2421~3476,为1056个碱基,位于非结构蛋白2A(NS2A)和包膜蛋白之间,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和强烈的免疫原性,其蛋白二硫键分别以C1/C2、C3/C4、C5/C6、C7/C12、C8/C9和C10/C1的顺序构成[5]。NS1高水平存在于患者感染急性期血液中,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保护性抗体。在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登革病毒序列分析经常选择这两个基因进行。Tay等[6]学者研究发现,登革病毒NS3蛋白的C-羧肌端50个氨基酸残对NS3-NS5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键,且黄病毒属的NS3蛋白和NS5蛋白在病毒的复制方面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抗病毒药的研制原理也被认为是主要的导向,此项研究对进一步合理地设计抗登革病毒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2.1 常规检测 常规的实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大量研究表明,登革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均下降,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7]。部分患者会出现蛋白尿[8]。无论是普通型登革患者(DF)或是重症登革热患者(SD)均可有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