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一次工艺性试验总结分析底座.pptVIP

【物理】第一次工艺性试验总结分析底座.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第一次工艺性试验总结分析底座.ppt

第一次 底座灌注试验总结 编制:李 彬 复核:张永荣 审核:彭文忠 时间:2012-06-26 四川·乐山 一、灌注前工装情况 二、配合比及原材料情况 三、灌注过程描述 四、拆模效果及存在不足 五、改进措施 目 录 一、灌注前工装情况 第一次工艺性试验工装,模板采用5mm厚钢模,底座模板及凹槽模板采用标高架调整混凝土表面标高,凹槽模板上中间布置1个出浆孔,出浆孔的直径按照25mm设置。底座侧模安装时,首先,将模板的表面打磨干净并涂抹脱模剂,然后,人工依据模板边线进行对位调整,最后,在模板外侧临近部位钻孔植筋,采用花篮螺栓,进行又拉又撑的方式,并用木楔对模板进行加固。 凹槽模板通过在侧模上架立的标高调整架植入可调螺杆进行限位,保证了安装模板牢固性,防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凹槽模板上浮或下沉。螺杆为可调式螺栓结构,通过上下调整螺母的方式,实现凹槽模板标高的灵活调整。 模板安装定位后,梁面与模板的缝隙使用砂浆塞填,且塞填砂浆不得侵入底座板范围内,保证底座与梁面接缝部位的顺直美观。 (一)配合比 二、配合比及原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掺合料2 砂 碎石 5~16 碎石 16~31.5 外加剂 拌合用水 水胶比 备注 理论配合比(kg/m3) 265 114 / 691 353 821 3.80 152 0.40 含水率(%) 5.2 0.9 0.8 施工配合比(kg/m3) 266 114 / 727 356 831 3.8 106 0.40 搅拌时间均为150秒 (二)、原材料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值 1 密度kg/m3 / 3110 2 比表面积m2/kg 300~350 342 3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0.08 4 碱含量,% ≤0.60 0.47 5 熟料中的C3A含量,% ≤8.0 6.72 6 Cl-含量,% ≤0.06 0.012 7 SO3含量,% ≤3.5 1.17 8 凝结时间(min) 初凝 ≥45 153 终凝 ≤600 208 9 抗折强度(MPa) 3天 5.6 28天 9.3 抗压强度(MPa) 3天 27.3 28天 47.9 1、水泥的技术要求(四川峨胜P O42.5) 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成都搏磊F类)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实测值 1 密度kg/m3 / 2650 2 细度,% ≤12.0 10.3 3 Cl-含量,% ≤0.02 0.008 4 需水量比,% ≤95 93 5 烧失量,% ≤3.0 2.79 6 含水量,% ≤1.0 0.2 7 SO3含量,% ≤3.0 0.67 8 CaO含量,% ≤10.0 6.74 9 游离CaO含量,% ≤1.0 0.10 3、细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乐山沙湾,中砂)      累计筛余,% 公称粒径,mm Ⅰ区 Ⅱ区 Ⅲ区 实测值 9.5 0 0 0 0 4.75 10~0 10~0 10~0 2 2.36 35~5 25~0 15~0 9 1.18 65~35 50~10 25~0 21 0.63 85~71 70~41 40~16 42 0.315 95~80 92~70 85~55 85 0.160 100~90 100~90 100~90 97 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符合Ⅱ区 细骨料的技术指标(乐山沙湾,中砂) 序 号 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值 1 细度模数 ≤2.7 2.4 2 含泥量(天然砂),% ≤2.0 0.2 3 泥块含量,% ≤0.5 0 4 坚固性,% ≤8 2.0 5 吸水率,% ≤1 0.9 6 云母含量,% ≤0.5 0.1 7 轻物质含量,% ≤0.5 0.1 8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0.07 9 有机物含量 浅于标准色 合格 10 碱活性(碱—硅酸反应活性) 快速砂浆棒膨胀率(εt)<0.30% 0.01 11 表观密度kg/m3 / 2680 12 紧密密度kg/m3 / 1650 13 紧密孔隙率 / 38 14 氯离子含量 ≤0.02 0.002 4碎石颗粒级配范围(乐山沙湾5-16mm) 级配情况 公称粒径(mm) 累计筛余,按质量(%) 筛孔边长尺寸(mm) 2.36 4.75 9.5 16.0 19.0 连续级配 5~10 95~100 80~100 0~15 0 - 5~16 95~100 85~100 30~60 0~10 0 5~20 95~100 90~100 40~80 - 0~10 实测值 5-16 100 96 44 0 0 碎石的技术指标(乐山沙湾,5-16mm)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值 1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5.0 4 2 含泥量,% ≤0.5 0.2 3 泥块含量,% ≤0.2 0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